诗词大全

《雨晴早出》

徂秋久不雨,沾濡才此旬。
新阳净万物,太虚无一尘。
老稚出旷野,锄犂及清晨。
爱尔安居乐,力作勿辞贫。

作者介绍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爲西京留守推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皇祐四年(一○五二),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至和元年(一○五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三年,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祐五年(一○六○),召爲翰林学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干道中,赐謚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蔡襄诗九卷,以明万历四十三年陈一元校,朱谋玮、李克家重校《蔡忠惠集》四十卷本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校以明万历四十四年蔡善继双瓮斋刻《宋蔡忠惠文集》三十六卷本(简称蔡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天启二年丁启濬、顔继祖等刻《蔡忠惠诗集全编》二卷本(简称诗集,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端明集》四十卷本(简称四库本),近人朱翼庵影印《宋蔡忠惠公自书诗真迹》(简称手迹)。集外诗另编一卷。集中卷七《度南涧》“隠隠飞桥隔野烟”,《入天竺山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十二日晚》“欲寻轩槛倒清尊”,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收爲张旭诗,《蔡忠惠诗集》有注,以爲洪迈误收,今仍保留原状。

作品评述

《雨晴早出》是一首宋代诗词,由蔡襄创作。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徂秋久不雨,
沾濡才此旬。
新阳净万物,
太虚无一尘。
老稚出旷野,
锄犂及清晨。
爱尔安居乐,
力作勿辞贫。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雨后晴朗的早晨为主题。长时间未下雨的秋季,终于在这十天里迎来了雨水的沾湿。新的阳光净化了万物,整个天空一尘不染。不分老幼的人们走出旷野,早晨开始耕作和犁地。诗人表达了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喜爱,鼓励人们不要因为贫困而放弃努力。

赏析:
《雨晴早出》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早晨景象。诗人以雨后的清晨为背景,展示了大自然的静谧和生机。诗中的"新阳净万物,太虚无一尘"描绘了阳光洗涤大地,清除了尘埃,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而"老稚出旷野,锄犂及清晨"则表达了人们勤劳的身影和对生活的热爱。诗的最后一句"爱尔安居乐,力作勿辞贫"鼓励人们不要因为贫困而气馁,要积极地奋斗努力,享受平静而美好的生活。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展示了自然和人的和谐相处,赞美了恢弘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中表达了对贫困生活的坚守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给人以鼓励和启示。这首诗词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 《秋怀》

    秋气横排万马,尽屯在、长城墙下。每到三更素商泻。湿龙楼,晕鸳机,迷爵瓦。谁复怜卿者?酒醒后、槌床悲诧。使气筵前舞甘蔗。我思兮,古之人,桓子野。

  • 《获麟赠姚辟先辈》

    世已无孔子,获麟意谁知。我尝为之说,闻者未免非。而子独曰然,有如埙应篪。惟麟不为瑞,其意乃可推。春秋二百年,文约义甚夷。一从圣人没,学者自为师。峥嵘众家说,平地生险◇。相沿益迂怪,各斗出新奇。尔来千余岁,举世不知迷。焯哉圣人经,照耀万世疑。自从蒙众说,日月

  • 《思程氏父子兄弟因以寄之》

    年年时节近中秋,佳水佳山熳烂游。此际归期为君促,伊川不得久迟留。

  • 《忆君王》

    依依宫柳指宫墙,楼殿无人春昼长。燕子归来依旧忙。忆君王,月破黄昏人断肠。

  • 《道院》

    园林悭十亩,天赐老生涯。雪境吟终夜,春时醉一家。篱疏簪菊种,石古络藤花。莫有同盟者,多煎谷雨茶。

  • 《晦日重宴》

    驾言寻凤侣,乘欢俯雁池。班荆逢旧识,斟桂喜深知。紫兰方出径,黄莺未啭枝。别有陶春日,青天云雾披。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