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舍时时须一到,水光山色净相亲。
玉肌花貌不须替,自有阳台行雨人。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渔舍》是一首宋代的诗词,由姜特立创作。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渔舍时时须一到,
水光山色净相亲。
玉肌花貌不须替,
自有阳台行雨人。
译文:
每当来到渔舍的时候,
水光山色清澈而亲近。
不需要改换美丽的容颜,
在这阳台上,有行雨人。
诗意:
《渔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景象,描述了诗人抵达渔舍时的感受和所见所闻。诗中通过描绘水光山色的清澈和亲近,以及主人公的容颜和阳台上的行雨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人情之雅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渔舍的喜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通过渔舍的描绘,诗人展示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水光山色清澈而亲近,给人一种和谐、安宁的感觉,与现代社会的喧嚣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人借用了玉肌花貌和阳台上的行雨人来表达自然之美的独特魅力。他强调了自然之美的独立性和恒久性,无需改变或替代。阳台上的行雨人象征着自然界的力量和神秘感,进一步凸显了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整首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清新,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传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宁静生活的追求。它呈现出一种淡雅、内敛的艺术风格,让人在喧嚣纷扰的现实中感受到片刻的宁静和心灵的净化。
老大成名仍足病,纵听丝竹也无欢。高情太守容闲坐,借与青山尽日看。
立春犹二日,涨雨一何深。秀足明吟眼,危如撼旅心。仆愁前店闭,马怯小桥临。不见兵氛起,溪西好竹林。
昨夜轻雷起风雨,芍药红牙竹栏土。南庭梅花如杏花,东家残朱涂颊酺。萼为裳衣蕊为组,枝为高居干为户。蛱蝶未生蜂未来,赤身掩敛无金缕。终然有子当助傅说羹,落亦不学飞燕皇后回风舞。此意又笑麻姑与王母,勾引何人擗麟脯,是非方朔谩汉武,只知此桃不知语。树不著口数,而今
日上牛头度岁辰。黄钟吹_煦乾坤。弦歌堂上三称寿,风月亭前又见君。人似旧,景长新。明朝六桂侍双椿。蛮邦父老惊曾见,得似君家别有春。
君实不饮酒,庭下多栽菊。不知黄花开,奈此杯中绿。凌晨烟露糍,后日风霜促。欲表君苦心,宜种子猷竹。
真精二者合而凝,形气中涵太极真。道即是身身即道,从来道外本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