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鹜避弓横渚,惊鳞透网平波。
一段春光摇曳,几双静眼摩挲。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寓事》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洪咨夔。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饱鹜避弓横渚,
惊鳞透网平波。
一段春光摇曳,
几双静眼摩挲。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寓言画面,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深刻的诗意。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的解读:
诗的第一句描述了一只饱食的野鹜(一种水鸟),它在渚(湖中的一块浅滩)上避开了被拉起的弓弦。通过这一形象的描绘,诗人展示了动物的本能和智慧,它们能够感知到危险并迅速回避。
第二句描述了一条惊慌失措的鱼,它逃脱了渔网的束缚,在平静的波浪中游动。这一形象暗示了人们在困境中的挣扎和逃离的欲望。鱼儿的逃脱象征着自由和生命的力量。
第三句以“一段春光摇曳”来形容整个画面,春光的摇曳传递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这里的春光可以理解为希望和新生,它使得整个画面更加明亮和美好。
最后一句“几双静眼摩挲”表达了观者的心情和感受。几双静眼指的是欣赏这幅寓言画面的人们,他们沉思、摩挲着这个场景,思考着其中的哲理和意义。这一句暗示了诗人希望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动物的智慧和人类的思考。它寓意深远,表达了人们在困境中追求自由和生存的愿望,同时呼唤读者应该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白头住世我无日,破衲出家师妙年。衮绣门犹自妄,瓶盂踪迹不离禅。鸡催晓月人奔渡,雁唤西风叶满船。梦境相逢便相别,万峰秋色正磨天。
草木风声势未安,孤舟惶恐再经滩。地名末旦埋踪易,楫指中流转道难。天意似将颁大任,微躯何厌忍饥寒。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沽酒难浇傀儡胸,风平浪息卧孤篷。寒知僵舣雷江口,醒落狂吟雪店中。劳去有身侔病鹤,愁回无耳听哀鸿。行人那比淮人逸,豆饭藜羹乐岁终。
潮痕初涨没汀沙,隔岸青帘认酒家。要识江乡春事晚,东风吹尽野棠花。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胜曲尘 一作:蒙曲尘)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落日吴江驻画桡。招提佳处暂逍遥。海风吹面酒全销。曲沼芙蓉秋的的,小山丛桂晚萧萧。几时容我夜吹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