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梅子青时节,嫩紫夭红扫地无。
修竹满山连草色,却烦林鸟劝提壶。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寓寺八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江城梅子青时节,
嫩紫夭红扫地无。
修竹满山连草色,
却烦林鸟劝提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诗人以寺庙为背景,抒发了对春天的喜悦之情。在江城,梅花初开的时节,梅子呈现出嫩绿与紫红交织的色彩,仿佛将整个大地都装点得美丽无比。修竹遍布山间,与周围的青草相映成趣。然而,林中的鸟儿却不断地叫唤,仿佛在催促人们端起酒杯,享受春天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氛围。首两句写梅子的颜色,以嫩紫和夭红来形容,表达了梅子初开时的美丽和娇嫩。第三句写修竹满山,与周围的青草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最后一句则把林中的鸟儿的叫声与诗人的心情联系在一起,暗示着春天的美景与愉悦的心情应该被喜悦地庆祝。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给人以欢乐和愉悦的感受。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载体,展示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通过梅子的青红与修竹满山的描绘,诗人展示了春天的美好和丰富多彩的景象。而林中鸟儿劝人提壶,暗示了春天是一个欢庆和享受的季节,人们应该抓住这样的时机,放下烦恼,纵情享受生活的美好。整首诗意境明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快乐生活的追求,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觉。
忆昨东园桃李红碧枝。与君此时初别离。金瓶落井无消息。令人行叹复坐思。坐思行叹成楚越。春风玉颜畏销歇。碧窗纷纷下落花。青楼寂寂空明月。两不见。但相思。空留锦字表心素。至今缄愁不忍窥。
远水犹归壑,征人合忆乡。泣多盈袖血,吟苦满头霜。楚国连天浪,衡门到海荒。何当生燕羽,时得近雕梁。
谁扰奚山众,焚林兽已穷。徙薪能远虑,下濑得深攻。南峤肩随息,中朝论愈公。但知分谤喜,宁肯自论功。
芦沟河上度旃车。行路看宫娃。古殿吴时花草,奚琴塞外风沙。天荒地老,池台何处,罗绮谁家。梦里数行灯火,皇州依旧繁华。
昨日离城市,白云空往还。松风清耳目,端的胜人间。
官闲无事只深禅,斋戒何曾废客烟。总是老夫贪佛日,未妨天眼识公年。江湖满意藏诗笥,鸥鸟无心傍客船。参井黄昏云雾里,光明犹有一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