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积厨中烹五味,脚踏天兮头顶地。
虽然头角各分张,未得个人都了利。
不然亨老大慈悲,一日无私和众议。
南方道友不偏枯,到裹许人皆具备。
直教塞口并咽喉,消息出门无不是。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与汤亨老居士》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香积厨中烹五味,
在厨房中烹制出各种美味佳肴,
脚踏天兮头顶地。
脚踩在地上,头顶抵住天空。
虽然头角各分张,
虽然各自有不同的表现和成就,
未得个人都了利。
却无法使每个人都得到好处。
不然亨老大慈悲,
否则,亨老(指汤亨)宽宏大量,
一日无私和众议。
每一天都无私地接纳人们的意见。
南方道友不偏枯,
南方的道友们并不偏袒一方,
到裹许人皆具备。
到了那里,人人都具备了各种品质。
直教塞口并咽喉,
直截了当地塞住口和喉咙,
消息出门无不是。
不管传出的消息是什么都一样。
诗词以描写厨房中烹制五味美食为开篇,展示了丰盛的食物和生活的富足。接着通过脚踏天兮头顶地的形象描绘了作者的虚幻感受,表达了对世事的超脱和超越。接下来,诗人讲述了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时的纷争和竞争,指出这种争斗并不能使每个人都受益。然后,诗中出现了汤亨,他被描述为慈悲宽厚的人,能够无私地倾听他人的意见。接着,诗人转向南方的道友们,称赞他们的品质不偏袒一方,到那里的人人都具备了各种素质。最后,诗人以直教塞口并咽喉的形象,表示应该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且不论传出的消息是什么,都应该是真实的。
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展现了世俗与超脱、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对比。通过描述厨房中的烹饪、虚幻的感受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诗人传达了对宽容、无私和真实性的赞颂。诗中的意象和比喻用词生动,给人以直观而深刻的印象,使读者能够思考人类行为和价值观的本质。同时,诗词中融入了佛教的思想,强调了超越个人欲望和追求无私利益的重要性。
嫩柳成阴,残花双舞。尘消院落新经雨。洞房深掩日长天,珠帘时有沈烟度。夜梦凄凉,晨妆薄注。香肌瘦尽宽金缕。到头终是恶因缘,当初只被多情误。
为爱松声听不足,每逢松树遂忘还。翛然此外更何事,笑向闲云似我闲。
水乡霜落,望西山一寸,修眉横碧。南浦潮生帆影去,日落天青江白。万里浮云,被风吹散,又被风吹积。尊前歌罢,满空凝淡寒色。人世会少离多,都来名利,似蝇头蝉翼。赢得长亭车马路,千古_愁如织。我辈情钟,匆匆相见,一笑真难得。明年谁健,梦魂飘荡南北。
真宰倒持生杀柄,闲物命长人短命。松枝上鹤蓍下龟,千年不死仍无病。人生不得似龟鹤,少去老来同旦暝。何异花开旦暝间,未落仍遭风雨横。草得经年菜连月,唯花不与多时节。一年三百六十日,花能几日供攀折。桃李无言难自诉,黄莺解语凭君说。莺虽为说不分明,叶底枝头谩饶舌。
倚楼目断暮江边,约定归期夜不眠。香篆有烟灯有晕,笑移针线向床前。
山已多姿了,云仍太劣生。浓横半岭白,淡扫数峰青。照水影颠倒,迎曦时晦明。吾泓不孤杀,天赐碧瑶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