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玉堂栽花周正孺有诗次韵》

故山桃李半荒榛,粗报君恩便乞身。
竹簟暑风招我老,玉堂花蕊为谁春。
纤纤翠蔓诗催发,皎皎霜葩发斗新。
只有来禽青李帖,他年留与学书人。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作品评述

《玉堂栽花周正孺有诗次韵》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故山桃李半荒榛,
粗报君恩便乞身。
竹簟暑风招我老,
玉堂花蕊为谁春。

纤纤翠蔓诗催发,
皎皎霜葩发斗新。
只有来禽青李帖,
他年留与学书人。

译文:
故乡的桃树李树已经长满了杂草和野榛,我愿以粗糙的身躯来报答君主的恩德。
夏日里凉爽的风招呼着我老去,玉堂中的花蕊是为了谁而开放的春天。

纤细的绿藤催促着诗意的萌发,洁白的霜花在斗牛星的照耀下绽放。唯有来自禽鸟的青李帖,将来年留给学习书法的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苏轼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己人生的思考。诗人看到故乡的桃树李树已经长满了杂草和野榛,感叹着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更迭。他愿意以自己的粗糙身躯来回报君主的恩德,表达了对君主的忠诚和报恩的决心。

在夏日里,凉爽的风招呼着他老去,玉堂中的花蕊开放,但诗人思考着这美好的春天花蕊是为了谁而绽放,映射出他对人生意义的思索。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艺术的追求。纤细的绿藤象征着诗意,催促着他的创作,而洁白的霜花在斗牛星的照耀下绽放,展示了诗人的才华。他认为只有来自禽鸟的青李帖(指李白的诗作),才能留给将来学习书法的人,表达了他对李白诗才的推崇和对传承文化的重视。

整首诗词通过对故乡景物、个人情感和艺术追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它既具有感伤和怀旧的情感,又融入了对艺术和文化传承的思索,展示了苏轼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 《题汪水云诗卷》

    十日不得出,坐窗窥古音。五言臣武溪,百咏阿雄心。对雪遂忘夜,看诗如听琴。年时尘稿在,便拟石头浑。

  • 《明妃》

    不用牵心恨画工,帝家无策及边戎。香魂若得升明月,夜夜还应照汉宫。

  • 《林正惠公挽词》

    百辟素归重,三朝俱受知。风稜振台省,名字落戎夷。召节叨同命,几廷踵旧规。隧铭书不尽,归泣岘山碑。

  • 《彭城三咏之三歌风台词》

    汉祖高风百尺台,千年客土生蒿莱。何穷人事水东去,如故地形山四来。江淮犹沸鲸鲵血,八十一车枉归辙。白叟逢迎皆故人,牢酒欢呼惜将别。崤渑迢遥非我乡,死生此地何能忘。酒阑鸣筑动云物,青衿儿曹随抑扬。尔时可无股肱良,端思猛士守四方。君不闻淮阴就缚何慨慷,解道鸟尽良

  • 《次韵王耘之》

    白汗翻浆九市人,清风谁似此论心。壮游淮上官声起,重会都城句法深。久矣求才胶柱瑟,老来逢事不徽琴。漫湖又见香荷发,煮饼须同近寺林。

  • 《鹧鸪天》

    已分江湖寄此生。长蓑短笠任阴晴。鸣桡细雨沧洲远,系舸斜阳画阁明。奇绝处,未忘情。几时还得去寻盟。江妃定许捐双佩,渔父何劳笑独醒。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