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冈出古寺,流睇移芳宴。
鸟没汉诸陵,草平秦故殿。
摇光浅深树,拂木参差燕。
春心断易迷,远目伤难遍。
壮日各轻年,暮年方自见。
李益,字君虞,姑臧人。大历四年登进士第,授郑县尉,久不调。益不得意,北游河朔,幽州刘济辟为从事,尝与济诗,有怨望语。宪宗时,召为祕书少监、集贤殿学士,自负才地,多所凌忽,为衆不容。谏官举其幽州诗句,降居散秩。俄復用为祕书监,迁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转右散骑常侍。太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益长于歌诗,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辞。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画为屏障。集一卷,今编诗二卷。
《与王楚同登青龙寺上方》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连冈出古寺,
Flowing hills lead to an ancient temple,
流睇移芳宴。
Gazing around, I see a delightful feast.
鸟没汉诸陵,
Birds vanish among the Han Dynasty tombs,
草平秦故殿。
Grass covers the ruins of the Qin Dynasty palace.
摇光浅深树,
Shimmering light dances through the trees,
拂木参差燕。
Brushing against the uneven branches, swallows glide by.
春心断易迷,
In spring, the heart is easily lost,
远目伤难遍。
Distant sights bring pervasive sorrow.
壮日各轻年,
In one's prime, every day feels fleeting,
暮年方自见。
Only in old age does one truly perceive.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王楚一同登上青龙寺上方的情景。诗人在山岭之间发现了一座古寺,流连于宴会的芬芳之中。他看到鸟儿消失在汉代皇陵之间,草覆盖着秦代宫殿的遗址。诗中的摇光浅深树和拂木参差燕描绘了树木的摇曳和燕子的飞舞,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色。
随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春天以及远处景物的感伤。他认为春天容易使人的心迷失,而远处的景色则带来了深深的伤感。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慨和对人生变迁的思考。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人生体验。他认为在年轻时,每一天都过得很快,而只有在暮年才能真正领悟到其中的道理。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通过对比古寺、皇陵和宫殿的废墟,以及春天和远处景物的伤感,诗人表达了对光阴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也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和变幻之处。整首诗意蕴含深远,给人以思考和感悟的空间。
秦楼花发时,秦女笑相随。及到秋风日,飞来欲问谁。似厌栖寒菊,翩翩占晚阳。愁人如见此,应下泪千行。
我有一机,直下示伊。青天霹雳,电卷星驰。德山临济,棒喝徒施。不传之妙,於汝何亏。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冉冉青衫客,悠悠白发人。乱山孤驿暮,长路百花新。终岁行他县,全家望此身。更思君去就,早晚问平津。
圣贤不得见,道散固已久。学者多自贤,鲜肯事师友。颠冥声利中,悔吝皆自取。动言无媿作,未知果然否。寡过云未能,先圣欣善诱。凛凛孟氏言,几希异禽兽。参乎病知免,遂使启足手。宁知起易箦,又在此段后。吾侪况小人,气质素凡陋。以其所以养,孝道亦何有。勉前类水马,立处
渺渺长淮路,秋风落木悲。乾坤限南北,胡虏迭兴衰。志士言机会,中原入梦思。江湖好山色,都在夕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