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中众山里,白云深更深。
不知行乐意,何似坐禅心。
护塔龙常在,倚松僧独吟。
渡江前赐字,珍重到于今。
薛嵎(一二一二~?),字宾日,小名峡,小字仲止,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时年四十五(《宝祐四年登科录》)。官长溪簿(清干隆《福建通志》卷二六《职官志》)。有《云泉诗》。 薛嵎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编爲一卷。
《育王寺》是宋代薛嵎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育王寺隐藏在众多山峦之间,白云笼罩得更加深沉。作者不知行乐的心情是怎样的,但与坐禅的心境相比又有何等不同。寺中有一座护塔的雕像,它常常在那里守护着,而一位僧人则倚靠在松树旁独自吟唱。在作者渡江前,给予了赐字的荣耀,这份珍贵的赐字一直到今天都被珍重保留着。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育王寺的景色和寺中的人物,传达了一种宁静、深邃的氛围。山峦环抱之中,白云飘荡,给人一种迷离的感觉。作者通过对比行乐与坐禅的心境,表达了自己对修行的向往和追求。寺中的护塔龙和倚松吟唱的僧人则象征着守护和思考。最后,作者提到了自己被赐字的经历,并将其视为一种珍贵的礼物,这表明了他对于文学荣誉的珍重和感激之情。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寺庙中的景色和人物,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对心境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宁静和对修行的追求。它展示了宋代文人对禅宗思想的倾慕,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个人的感悟和情感。整首诗词给人一种宁静、沉思的感觉,读者可以通过阅读它来感受到自然与心灵的交融,以及对于内心平静的追求和珍视。
寄命湖船带梦游,又依海客恋残秋。楹书壁挂成千劫,波影花光聚一楼。映照须眉能玩世,支离皮骨故工愁。持杯各在飞鸿侧,咽入天风与唱愁。
荐士满朝称弟侄,教民到处过儿孙。就中治陕偏清净,不似侯门似道门。
入南京。赴蓬瀛。显出王风九转成。超然得上升。宠何荣。辱何惊。三髻山侗绝利名。何愁性不灵。
元非铸冶自成湾,乌兔烹煎那得闲。却问黄粮几番熟,不知沸鼎在人间。
塞向倾书槴,开炉积豆萁。林居得温暖,天遣养衰迟。瓮盎藏蔬後,鉏耰下麦时。农家冬最乐,我老颇能知。
自古大圣人,犹以为难事。而况后世人,岂复便能至。求之不胜难,得之至容易。千人万人心,一人之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