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南窗夜,青灯对榻眠,升沈嗟汪宦,聚散忽流年。
失路谁推毂,他时看著鞭。
竹林须款集,君亦暂留连。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与温其对榻》是宋代诗人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细雨夜晚洒在南窗,我靠着青灯躺在床上入眠。我心中升起沉重的叹息,对宦官的命运和聚散之事感到迷茫。在迷失的道路上,谁能推动我的马车呢?将来的某一天,我会留心观察马鞭的动向。竹林需要款待来宾,君王亦应暂时停留。
诗词意境描绘了一个细雨夜晚,诗人在南窗下靠着青灯对榻而眠。他思考着宦官的命运,对聚散之事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在失去方向的道路上,他希望能有人来引导他前进。诗中提到了未来的某个时刻,他会留心观察马鞭的动向,暗示着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命运的掌控。诗末,他表达了竹林需要款待来宾的意思,也希望君王能够在这里暂时停留,暗示了他对友情和温暖的向往。
这首诗词以细雨夜晚和青灯为背景,通过对宦官命运和聚散之事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对未来的期待。诗词构思巧妙,通过写景描写来表达情感内核,通过对竹林和君王的描绘,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对友情和温暖的向往之情。整首诗既带有思索和忧伤,又透露出一丝希望和渴望,给读者留下深思和回味的空间。
道人生长清淮西,地荒战血孤鬼啼。饱知浊世一朝菌,摆落羁馽全天倪。穿霞踏月半区宇,山水名胜随攀跻。我来欣逢大条左,握手便许论刀圭。蕊珠七言素探讨,敷析秘奥开群迷。绵绵玄牝斡两曜,夜半虚室腾虹霓。同居蜀客话清简,物理返笑庄生齐。坳堂烛暗坐顷刻,石头路净缘高低。
邑居欲尽溪山好,不作层楼无奈何。岩谷满前收蜡屐,漪涟极目卷渔蓑。安心已得安身法,乐土偏令乐事多。千里筠阳犹静治,还家一笑定无他。
万里清游不暇慵,双旌换得一枝筇。来从井络直西路,上到江源第一峰。海内闲身输我佚,山中佳气为人浓。题诗试刻岩前石,付与他年苏晕重。
野饮松下,设松黄汤,作此阕。罗袜空飞洛浦尘。锦袍不见谪仙人。携壶藉草亦天真。玉粉轻黄千岁药,雪花浮动万家春。醉归江路野梅新。
西园一曲艳阳歌,扰扰车尘负薜萝。自欲放怀犹未得,不知经世竟如何。夜闻猛雨判花尽,寒恋重衾觉梦多。钓渚别来应更好,春风还为起微波。
吏隐清风几百年,长松修竹满坛前。汉皇若听三书谏,未必先生便肯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