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尽沂风暖,芹生泮水清。
双旌荣照路,博带俨盈庭。
函丈师临席,锵金壁有经。
诸生拜玉衮,欣识象丘形。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与谢三学士唱和八首·和国庠勤讲之什》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尽沂风暖,芹生泮水清。
随着春天的结束,沂风温暖,芹草生长在清澈的泮水之旁。
这两句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温暖的风吹拂着大地,泮水旁的芹草生机盎然。
双旌荣照路,博带俨盈庭。
双旌高高挂在路旁,彰显着庄严的气象,庭院内人们聚集,热闹非凡。
这两句表达了国庠(国子监,古代的最高学府)的庄严和繁荣,人们在庭院中聚集,气氛热烈。
函丈师临席,锵金壁有经。
函丈(指国子监的教室)里的老师坐在主位上,金壁上挂满了经书。
这两句描绘了国庠中的老师坐在主位上,教授学生,金壁上挂满了经书,显示了学府的严谨和学问的丰富。
诸生拜玉衮,欣识象丘形。
学生们向着玉衮(指国子监的校长)行礼,高兴地认识了象丘(指国子监的校场)的形状。
这两句表达了学生们向校长行礼,高兴地认识了学府的校场,显示了学生们对学府的尊敬和好奇。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国庠的景象,表达了对学府的赞美和敬意。作者欧阳修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温暖和生机,以及国庠的庄严和繁荣。诗中展现了学府中师生的互动和学问的丰富,表达了对学府教育的推崇和对学生们的祝福。整首诗词以清新的意境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学府的向往和赞美。
庭空叶飞秋,村迥鸠唤雨。新凉入巾褐,老子颠欲舞。凭高望稽山,秀色溢天宇。一镜三百里,水落分别浦。凄凉吊禹穴,秦汉未为古。世俗谁与归,吾其老农圃。
拥孤衾,正朔风凄紧,毡帐夜生寒。春梦无凭,秋期又误,迢递烟水云山。断肠处、黄茅瘴雨,恨骢马、憔悴只空还。揉翠盟孤,啼红怨切,暗老朱颜。堪叹扬州十里,甚倡条冶叶,不省春残。蔡琰悲笳,昭君怨曲,何预当日悲欢。谩赢得、西邻倦客,空惆怅、今古上眉端。梦破梅花,角声
小筑萦人梦,诗翁况旧期。定携桃叶女,犹羡羽家池。莺燕听歌惯,风烟取醉宜。饯春馀几日,一笑更容迟。
道在贵芒羁,宁容滞一涯。是山皆有石,随处可镌碑。
当年悔我抛生计。趁升斗、蛮乡远地。谁知事向无心起。回首邯郸梦里。风雪满□□□□。最好处、吴头楚尾。青山本是强人意。更时见、梅花助美。
平生适兴多闲话,付与时人作浪猜。一酌曹溪知水味,白云无意若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