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谓患至大,君圣民有赖。
勿谓事至小,父荒子无告。
因思唐尧九年水,少於骊姬数滴泪。
魏野(九六○~一○二○),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东都事略》卷一一八作蜀人)。一生不仕,居陕县东郊。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被荐徵召,力辞不赴。广交僧道隠者,与当时名流寇准、王旦等亦有诗赋往还。天禧三年(一○一九)十二月九日卒,年六十。卒后赠秘书省着作郎。有《草堂集》,生前已行于世。死后,其子魏闲总其诗重编爲《鉅鹿东观集》十卷。《宋史》卷四五七、《东都事略》卷一一八有传。 魏野诗,前十卷以一九二五年贵池刘氏影宋刊本《鉅鹿东观集》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元年严陵郡斋刻本(残四~六卷,以明抄本配足,简称明抄配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旧山楼藏清钞本(简称旧山楼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张蓉镜藏清钞本(简称张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章钰藏清钞本(简称章本)、宋筠录温忠翰校跋本(简称温校)、赵氏峭帆楼一九一四年刊本(简称赵本)、傅增湘批校本(简称傅校)、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清初钞本,收《草堂集》三卷,简称草堂集本)等。另从《草堂集》、《全芳备祖》等书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寓兴七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魏野。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勿谓患至大,
君圣民有赖。
勿谓事至小,
父荒子无告。
因思唐尧九年水,
少于骊姬数滴泪。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和家庭的关切之情。诗的第一、二句表达了一种观点,即不要认为遇到的困难是不可克服的,因为君王的智慧与民众的帮助是克服困难的关键。第三、四句表达了另一个观点,即不要认为一件事情微小就可以忽视,因为对于父亲而言,即使是微小的问题也会使孩子无所适从。
最后两句是作者通过思考唐尧九年的水灾以及骊姬的泪水来加强表达。唐尧是古代传说中的贤明君主,九年水指的是九年的大水灾。骊姬是唐尧的妃子,她为了表达对水灾中受难百姓的同情和悲伤,流下了几滴泪。通过这两句诗,作者表达了对历史灾难和王后的同情和怀念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对社会和家庭的关怀,表达了作者对君主的智慧和民众的力量的肯定,同时也表达了对微小问题的重视和对历史灾难的思考。这首诗词以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关心和对历史的反思,具有情感真挚和思想深邃的特点。
胡寇尚未尽,大军镇关门。旌旗遍草木,兵马如云屯。圣朝正用武,诸将皆承恩。不见征战功,但闻歌吹喧。儒生有长策,闭口不敢言。昨从关东来,思与故人论。何为廊庙器,至今居外藩。黄霸宁淹留,苍生望腾鶱.卷帘见西岳,仙掌明朝暾。昨夜闻春风,戴胜过后园。各自限官守,何由
北客怜同姓,南流感似人。相分岂相忘,临路更情亲。
白帝城中云出门, 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峡雷霆斗, 古木苍藤日月昏。戎马不如归马逸, 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尽, 恸哭秋原何处村?
受降临轵道,争长趣鸿门。驱传渭桥上,观兵细柳屯。夜宴经柏谷,朝游出杜原。终藉叔孙礼,方知皇帝尊。
净土虽周遍,标方必在西。一心无彼此,九品自高低。久别情无奈,重旭路不迷。依凭法藏愿,名字欲先题。
幸脱尘氛入帝城,又携幽恨满归程。雁行不整关心事,深媿汉人千虑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