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声四合殷河流,雨雪飞来遍陇头。
铁岭探人迷鸟道,阴山飞将湿貂裘。
斜飘旌旆过戎帐,半杂风沙入戍楼。
一自塞垣无李蔡,何人为解北门忧。
雨雪曲
边声四合殷河流,(边声四合:战鼓声四合,殷河:河名)
雨雪飞来遍陇头。(遍:普遍,陇头:山名)
铁岭探人迷鸟道,(铁岭:山名,探人:侦察兵)
阴山飞将湿貂裘。(阴山:山名)
斜飘旌旆过戎帐,(斜飘:斜着飘动,旌旆:军旗)
半杂风沙入戍楼。(杂:混杂)
一自塞垣无李蔡,(塞垣:边塞,李蔡:指历史上有才华的李蔡)
何人为解北门忧。(解:消除,忧:忧虑)
中文译文:
边境的战鼓声此起彼伏,殷河的水流湍急。
雨雪飘飞,遍布在陇头山。
侦察兵在铁岭上迷失了鸟道,
阴山上的雪让貂皮变湿。
军旗斜飘过将军帐篷,
半混杂着风沙进入了守备楼。
自从边塞失去了李蔡的才华,
有谁能解除北门的忧虑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上的雨雪,以及战士们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的坚守和苦难。殷河的水声、遍布在山头的雨雪和铁岭上的迷失,都折射出边境战事的惨状。诗人通过描述雨雪、战鼓声和风沙等景象,展现了边塞的严峻环境和战士们的艰苦生活。诗人还以李蔡失去的才华来象征边塞失去的智慧和能力,表达了对边塞困境的担忧和无奈。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边塞守卫军的关切和敬佩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战争的深深忧虑。
家在横塘曲,那能万里违。门临秋水掩,帆带夕阳飞。傲俗宜纱帽,干时倚布衣。独将湖上月,相逐去还归。
雨荷惊起双飞鹭。鹭飞双起惊荷雨。浓醉一轩风。风轩一醉浓。午阴清散暑。暑散清阴午。斜日转窗纱。纱窗转日斜。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自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瀚侍君王。
冉牛与颜渊,卞和与马迁。或罹天六极,或被人刑残。顾我信为幸,百骸且完全。五十不为夭,吾今欠数年。知分心自足,委顺身常安。故虽穷退日,而无戚戚颜。昔有荣先生,从事于其间。今我不量力,举心欲攀援。穷通不由己,欢戚不由天。命即无奈何,心可使泰然。且务由己者,省躬
爱竹旧时王子猷,造门忘主见风流。如君不但无鏁钥,更向山阴具小舟。
昔葬衣冠今在否?近来消息不须疑。曾闻圯上逢黄石,久矣留侯不见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