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作山中宿,怅无林下期。
摩挱鲁公字,咀嚼豫章诗。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雨游青原山二首》是宋代赵蕃创作的诗词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青原山中游玩的情景,以及对诗词创作的思考和追求。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第一首:
雨落游青原,
山中宿意怅。
摩挱鲁公字,
咀嚼豫章诗。
第二首:
雨后游青原,
林下期难养。
青山无限意,
心绪倍沉酣。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雨落青原山中的游玩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林下宿营的向往之情。作者提到了摩挱鲁公字和咀嚼豫章诗,显示了他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追求。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在自然山水的环境中,作者感受到了宿营的快乐与自由,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作者思索着摩挱鲁公的字句和品味着豫章的诗作,展现了他对文学的钻研和对诗词的品味。
赏析这首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在山中游玩时的情绪和思考。雨后的青原山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同时也带来了宿营的忧愁。作者通过提及摩挱鲁公的字句以及豫章的诗作,展示了他对古代文学的尊崇和对诗词创作的热情。整首诗词意境明朗,言简意赅,通过简洁的文字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追求,给读者留下了一种深沉的印象。
这首诗词以自然山水为背景,通过描绘作者的游玩情景和对文学创作的追求,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同时,也引发人们对自然与文学的思考和感悟,使读者能够在诗词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
业广因功苦,拳拳志士心。九流难酌挹,四海易消沈。对景嗟移晷,窥园讵改阴。三冬劳聚学,驷景重兼金。刺股情方励,偷光思益深。再中如可冀,终嗣绝编音。
永夕见招宿,诗书盈草堂。静吟倾美酒,高论出名场。窗飒松篁韵,庭兼雪月光。心期身未老,一去泛潇湘。
疏柳残蝉,助人离思斜阳外。淡烟疏霭。节物随时改。水已无情,风更无情日煞。兰舟解。水流风快。回首人何在。
忆昔我祖神仙主,玄元皇帝周柱史。曾师轩黄友尧汤,混迹和光佐周武。周之天子无仙气,成武康昭都瞥尔。穆王粗识神仙事,八极轮蹄方逞志。鹤发韬真世不知,日月星辰几回死。金鼎作丹丹化碧,三万六千神入宅。仙兄受术几千年,已是当时驾鸿客。海光悠容天路长,春风玉女开宫院。
月到中天云划开,断桥幻出玉楼台。夜深一鹤掠舟过,疑是坡仙赤壁来。
千江有月一一同,一月普现千江影。谓一为月影非实,影既非实月何有。是一即千千即一,水月究竟无实相。随见有月月在水,亦无究竟非实者。譬如观音妙色身,对物而见千臂眼。於是千臂千眼中,何者为正何独非。菩萨一体作一用,千体同是无剩法。此水此月亦复然,照用齐行一无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