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燕去还来,衔虫为雏食。
雄雌湿已倦,梁栋冷并息。
缘础蚍蜉群,拾餕蜻蜓翼。
谷粟满京囷,任从黄雀得。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雨燕》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梅尧臣。这首诗描绘了雨燕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界中小生物的赞美和对世事变迁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雨燕去还来,衔虫为雏食。
雄雌湿已倦,梁栋冷并息。
缘础蚍蜉群,拾餕蜻蜓翼。
谷粟满京囷,任从黄雀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雨燕为主题,雨燕是一种善于飞行的小鸟,它们在雨季来临时飞往南方,然后在春天返回北方。诗中描绘了雨燕在飞行中捕食昆虫,雄雌燕子因为湿气而感到疲倦,停歇在梁柱上休息。梁栋冷并息的描述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诗中还提到了蚍蜉和蜻蜓,它们是雨燕的食物之一。蚍蜉是一种小型昆虫,蜻蜓则是一种飞行敏捷的昆虫。诗人通过描绘这些细小的生物,展示了自然界中微妙而复杂的生态系统。
最后两句描述了京城仓库中谷物堆积如山,黄雀可以自由地享用这些谷物。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黄雀得到了谷物的自由,暗示了社会中底层人民也有机会获得一些福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雨燕的生活和自然界的细微之处,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生命和世事的敏感洞察力。
湖浪参差叠寒玉,水仙晓展钵盘绿。淡黄根老栗皱圆,染青刺短金罂熟。紫罗小囊光紧蹙,一掬真珠藏猬腹。丛丛引觜傍莲洲,满川恐作天鸡哭。
夜久谁同坐,炉寒鼎亦澄。乱松飘雨雪,一室掩香灯。白发添新岁,清吟减旧朋。明朝待晴旭,池上看春冰。
流阳为役者,相访叶纷纷。有句虽如我,无心未似君。构林青及竹,茆屋暖于云。何日相将去,千山麋鹿群。
芭蕉叶上雨催凉,蟋蟀声中夜渐长。燔十二经真太漫,与君共此一炉香。
红纷绿闹东风透,暖得枳花香也。雪柳捻金,玉梅铺粉,妆点春光无价。鳌蓬如画。簇万顷芙蕖,桂华相射。艳冶逢迎,香尘满路飘兰麝。人生行乐聊尔,况良辰美景,好天晴夜。茧帖争先,芋郎卜巧,细说成都旧话。传觞立马。看翠阵珠围,歌朋舞社。酒尽更阑,月在蒲萄架。时簿厅新作
交柯叆苍寒,不碍青霄路。油然隐者心,一声孤鹤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