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数噜蛙暑雨天,此声何必问憎怜。
周公忍事肠三斗,寄怒犹烧牡菊烟。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歷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雨夜达旦为蛙所聒》是宋代诗人宋庠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炎热的雨夜,成千上万只蛙鸣叫不停,这声音为何一直让人感到烦恼?就算是周公,也无法抑制内心的烦躁,愤怒之火依然烧灼着牡菊的花烟。
诗意:
这首诗以雨夜中蛙鸣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宋庠对环境中的噪音所产生的烦恼和不满情绪。尽管蛙声是夜晚的自然声音,但在这样的炎热雨夜里,它们的叫声却让人感到厌烦。诗人通过这个景象,抒发自己内心的烦躁情绪,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在特定环境下所可能产生的情绪和反应。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雨夜中蛙鸣的场景,抓住了人们常常遭遇的一种烦恼源头,展示了诗人细腻的感受力和对情绪的抒发。蛙声是夜晚的自然音乐,通常被人们视为寂静夜晚的一种美妙声音,但在这首诗中,诗人却将其描绘成一种令人不悦的噪音,以此表达自己的情绪。诗中提到的周公是指古代贤臣周公旦,他被认为是聪明睿智的典范,然而,就连他也无法忍受蛙声的困扰。最后两句寄托了诗人的怒火,他将自己的愤怒比作烧灼着牡菊的烟,表达了对环境噪音的不满和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人们常常面对的烦恼情绪,展示了诗人对环境的敏感和情感的表达能力。同时,诗人的用词简练而有力,通过对周公的提及,突显了这种烦恼情绪的普遍性,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整体上,这首诗词虽然篇幅短小,却通过描绘细腻的情景,唤起了读者对于环境噪音所引发的情绪和思考。
挑灯怀旧梦,移席近春泉。共话忽深夜,相看非少年。斗徒工末树,粦出雨余田。亦有茅檐下,饭牛人未眠。
冷局归差早,名园得缓行。穿林山骤出,度硖路微平。霜近柳无色,风生蒲有声。出门还戃怳,满路夕阳明。
本是词林翰墨臣,诏书特遣牧宣城。使君只办平平政,令尹无要赫赫名。狱苟得情须近恕,财如足用莫求赢。荻花风起江防急,秋阅应令弩手精。
垂绅立朝著,智略胜吾丘。列戟分名郡,儿童说细侯。卷舍谁罣碍,中外且嬉游。闻说淮南守,天边又拜州。
路缭长堤北,家居小市西。陂塘晨饮犊,门巷午鸣鸡。妇喜蚕三幼,儿夸雨一犁。衰翁亦放浪,未怕屐沾泥。
老仙何处来,文焰贯东壁。八十五春秋,骨健神气溢。权衡有定度,蓍蔡无遗策。若非安其生,定是李八百。坚苦海津梁,寿斯文命脉。后皇大所畀,陶治妙无迹。故山岂不思,老屋子须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