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雨夜》

一雨遂通夕,安眠失百忧。
窗扉淡欲晓,枕簟冷生秋。
画烛争棋道,金尊数酒筹。
依然锦城梦,忘却在南州。

作者介绍

曾几(一○八五~一一六六),字吉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使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歷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歷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復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爲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干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謚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曾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瀛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雨夜》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曾几。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场雨持续了整夜,
我安眠时烦恼全消。
窗扉微微泛白晓,
枕簟间感到秋意生。
画烛下围棋摆开,
金尊中酒数次翻搅。
依然置身于锦城的梦中,
忘却在南州的一切。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夜的情景。雨夜中的宁静与安逸使得作者的烦恼和忧虑都消失了。在黎明前的微光下,作者感受到了秋天的凉意。他在床上,享受着宁静的时光。他点燃了画烛,围坐在棋盘前,与朋友们一起下棋。他们品尝着金尊中的美酒,畅聊着。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置身于梦境之中,忘却了南州的一切。

赏析:
《雨夜》以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雨夜的情景,通过描写细腻的氛围和情感变化,展示了作者在这个特殊时刻的心境。诗中使用了对比手法,将烦恼与忧虑与雨夜中的宁静和安逸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雨夜带来的平静和心灵的愉悦。同时,诗中还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友谊和美酒的向往。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优美,通过对雨夜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通过享受宁静和与朋友分享美酒的方式,暂时忘却了一切忧愁和烦恼。这种暂时的释放和享受,使得诗词传递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氛围,给读者带来心灵上的安慰和愉悦。整首诗词流畅自然,节奏抑扬顿挫,给人以愉悦的阅读体验。

  • 《秋蝶二首》

    秦楼花发时,秦女笑相随。及到秋风日,飞来欲问谁。似厌栖寒菊,翩翩占晚阳。愁人如见此,应下泪千行。

  • 《酬人偈》

    我有一机,直下示伊。青天霹雳,电卷星驰。德山临济,棒喝徒施。不传之妙,於汝何亏。

  • 《近代吴歌 秋歌》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 《过三郊驿却寄杨评事时此子郭令公欲有表荐》

    冉冉青衫客,悠悠白发人。乱山孤驿暮,长路百花新。终岁行他县,全家望此身。更思君去就,早晚问平津。

  • 《攻媿斋》

    圣贤不得见,道散固已久。学者多自贤,鲜肯事师友。颠冥声利中,悔吝皆自取。动言无媿作,未知果然否。寡过云未能,先圣欣善诱。凛凛孟氏言,几希异禽兽。参乎病知免,遂使启足手。宁知起易箦,又在此段后。吾侪况小人,气质素凡陋。以其所以养,孝道亦何有。勉前类水马,立处

  • 《淮上寄赵茂实》

    渺渺长淮路,秋风落木悲。乾坤限南北,胡虏迭兴衰。志士言机会,中原入梦思。江湖好山色,都在夕阳时。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