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渺故国,风雨倾旧庐。
东来三十年,愧此一束书。
尺椽亦何有,而我常客居。
羡君开此室,容膝真有余。
拊床琴动摇,弄笔窗明虚。
后夜龙作雨,天明雪填渠。
(时方祷雨龙祠,作此句时星斗灿然,四更风雨大至,明日乃雪。
)梦回闻剥啄,谁呼赵陈予。
添丁走沽酒,通德起挽蔬。
主孟当啖我,玉鳞金尾鱼。
一醉忘其家,此身自籧篨。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这首诗词是苏轼在宋代写的,题目是《与赵陈同过欧阳叔弼新治小斋戏作》。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江湖渺故国,
风雨倾旧庐。
东来三十年,
愧此一束书。
尺椽亦何有,
而我常客居。
羡君开此室,
容膝真有余。
拊床琴动摇,
弄笔窗明虚。
后夜龙作雨,
天明雪填渠。
梦回闻剥啄,
谁呼赵陈予。
添丁走沽酒,
通德起挽蔬。
主孟当啖我,
玉鳞金尾鱼。
一醉忘其家,
此身自籧篨。
中文译文:
江湖远离了我的故国,
风雨摧毁了旧庐。
三十年来东游,
惭愧只有一束书。
尺椽虽然不多,
但我经常作客居。
羡慕你开设这个小斋,
可以舒适地坐在你的膝旁。
拍床琴声震动,
玩弄笔迹,窗明几净。
深夜中龙作雨,
天明时雪填满沟渠。
做梦回忆听见剥啄声,
谁在呼唤赵陈与我。
添丁忙着买酒,
推崇德行,起来采摘蔬菜。
主人孟班邀请我品尝,
有玉鳞金尾的鱼。
一醉之后忘却了家,
只有这个身体自在籧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苏轼离开故乡江湖,经历风雨摧毁住所的心情。他对于离开故国已有三十年的时间感到惭愧,只有一束书陪伴着他。虽然住所简陋,但他常常作客居住。他羡慕朋友开设的小斋,可以舒适地坐在朋友的膝旁。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谊和舒适生活的向往。
诗中描绘了作者拍床琴声和弄笔窗明的场景,展示了他在简陋环境中仍然保持着艺术的追求和生活的美好。后半部分描绘了夜晚的龙作雨和早晨的雪填满沟渠,给诗中增添了一丝诗意和意境。
在诗的结尾,作者回忆起梦中听到的剥啄声,有人呼唤赵陈与他。他忙着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并购买酒,同时强调了推崇德行和起来采摘蔬菜的重要性。最后,他被主人孟班邀请品尝美食,享受玉鳞金尾的鱼。一醉之后,他忘却了家的思念,只有自己的身体感到自在。
整首诗词通过描述作者的离乡之苦、对友谊的向往、对艺术与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家的思念,展现了一个游子在异乡的心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者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的境遇和心境,同时透过对友谊和舒适生活的渴望,表达了对人情温暖和幸福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词给人以深沉、忧郁的感觉,同时也透露出对美好事物和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古人喜经纶,万事惭强聒。时来上青冥,俯仰但一节。危言回丘山,声利尽毫末。由来治乱体,宿昔心已达。肯随俗好恶,议论轻自决。遗风何寥寥,梦寐待豪杰。天书下东南,趣召赴严阙。长材晦朝伦,高行隐家闼。新除酬问望,宿蕴行施设。念吾非忘形,此理未易说。
对修篁万个,更疏雨、洗琅玕。望燕外晴丝,鸥边水叶,胡蝶成团。榴红劝人把酒,泛菖蒲、对客不成欢。金缕新番彩索,始知今岁衣宽。年年。此日青楼,花缺处、倚阑干。记小扇清歌,蛮笺妙墨,不觉更残。可怜旧游似梦,向人人、未减一枝兰。纵有千金莫惜,大家沈醉花间。
仗节传呼出紫宸,燕南蓟北望车尘。身为五郡循良守,家是三朝宿卫臣。对榻梦魂思共得,据鞍吟啸喜相亲。驿亭处处逢花发,疑是春光解送人。
春花秋月,古往今来暂时间。贵贱贤愚,曾经换几番。死生似蚁任循环。咫尺仙乡人不到,出尘径路,如隔万山。省悟归,真正恬然养素,自乐清闲。世事俱无染,一身清净,无为心定观。耀璧辉金向外看。迸万斛明珠,推出二关。太极宫中,凝结内丹。纯风馥奕透琅?。万*周流归一体,
鹄袍待对满京华,刚许癯儒作探花。性淡不知花可探,班头独立紫宸衙。
快马如龙度埒尘,射麞放饮藉汀蘋。鼻头出火风生耳,宁愿扬州作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