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局祠前,铜壶阁畔,锦城药市争奇。
正紫萸缀席,黄菊浮卮。
巷陌联镳并辔,楼台吹竹弹丝。
登高望远,一年好景,九日佳期。
自怜行客,犹对佳宾,留连岂是贪痴。
谁会得、心驰北阙,兴寄东篱。
惜别未催鹢首,追欢且醉蛾眉。
明年此会,他乡今日,总是相思。
京镗(一一三八~一二○○),字仲远,晚号松坡居士,豫章(今江西南昌)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歷知江州瑞昌县。孝宗召对称旨,擢监察御史,累迁右司郎官。金人弔高宗丧,镗爲报谢使。还,除权工部侍郎。淳熙十五年(一一八八),授四川安抚制置使,知成都府。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召爲刑部尚书。五年,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除知枢密院事,累迁左丞相。与韩侂胄共执国柄,申党人之禁。六年卒,年六十三。有诗集七卷、词集二卷,均佚。事见《诚斋集》卷一二三《京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九四有传。今录诗二首。
诗词《雨中花(重阳)》是宋代京镗创作的,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玉局祠前,铜壶阁畔,锦城药市争奇。
正在以紫萸装点席子,黄菊漂浮在杯中。
街巷上车马嘈杂,楼台上吹竹弹丝。
登高远望,一年中最美的景色,是重阳佳节。
我自怜行远的旅人,与贵客共度时光,留连之举并非贪痴。
谁能知道,我的心向往北方的皇宫,而我写下的兴致寄托在东边的篱笆上。
可惜离别的时候还未到,我追求欢乐,醉饮美人的眉目。
明年的今天,我在他乡,仍然会思念你。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重阳佳节的场景。在雨中,玉局祠前的铜壶阁旁,城市的药市上人们争奇斗艳。紫萸点缀在席子上,黄菊漂浮在酒杯里。街巷上车马喧嚣,楼台上吹奏竹笛和弹拨丝弦。作者登高望远,欣赏一年中最美的景色,庆祝重阳佳节。他自怜身为旅人,与贵客一同度过时光,留连不舍并非贪嗔。他向往北方的皇宫,用笔寄托自己的兴致于东边的篱笆。虽然离别的时刻尚未到来,他追求欢乐,陶醉于美人的眉目。他相信明年的今天,即使身在他乡,仍会思念故人。
赏析:
这首诗词以重阳佳节为背景,通过描绘节日的景色和人们的欢聚,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词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描写,如玉局祠、铜壶阁、锦城药市、紫萸、黄菊等,使整首诗词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通过街巷上熙熙攘攘的车马和楼台上吹奏的竹笛和弦乐,诗人展现了节日的热闹和喜庆氛围。诗人自怜行远的身份与贵客共度时光,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友的留恋之情。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许,即使身在他乡,仍然会怀念故乡和重阳佳节。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唯美,具有浓厚的节日氛围,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友的深深眷恋之情。
每因种树悲年事,待看成阴是几时。眼见子孙孙又子,不如栽竹绕园池。
不驰骏马驾青牛,西度函关紫气浮。文字五千传道德,仅同释教让儒流。
较猎燕山经几春,雕弓白羽不离身。年来马上浑无力,望见飞鸿指似人。
外湖莲子长参差,霁山青处鸥飞。水天溶漾画桡迟,人影鉴中移。桃叶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归。
吾闻古君子,介介励其节。入门疑储宫,抚己思鈇钺。志者若不退,佞者何由达。君臣一殽膳,家国共残杀。此道见于今,永思心若裂。王臣方謇謇,佐我无玷缺。如何以谋计,中道生芽蘖。宪司遵故典,分道播南越。苍惶出班行,家室不容别。玄鬓行为霜,清泪立成血。乘遽剧飞鸟,就传
英主龙飞嗣位来,洮东首奏捷师回。若评后圣勋臣序,功占凌烟第一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