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渔舟》

细雨霏霏下钓台,冲烟小艇截江来。
不知取得鱼多少,鼓棹如飞唤不回。

作者介绍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歷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后即退老于此,年八十尚存世。所着《云溪集》,不见宋人着录,且于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渔舟》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渔舟打渔的场景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渔民在江湖间的艰辛和无奈。

诗中描述了一个细雨霏霏的日子,渔舟停泊在钓台上,渔民坐在渔船上,等待着鱼儿的上钩。突然,一艘冲着滚滚烟雾而来的小船截住了江面,渔民不知道这船是从何处来的。他们心急如焚,拼命敲击船桨,试图唤醒对方,但对方却不回应。

这首诗通过细雨、小艇、钓台等细致的描绘,展现出了一种寂寞和无助的氛围。渔舟在雨中孤零零地停在钓台上,而来路不明的小艇截住了他们的去路。渔民们焦急地敲击着船桨,试图呼唤对方的回应,但他们的呼声仿佛消失在雨雾之中,没有任何回响。

这首诗的主题是渔民在艰辛的渔业生活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无奈。细雨和烟雾象征着困难和迷茫,渔民的呼喊声没有得到回应,似乎也象征着他们在这个世界的边缘,被遗忘和无视。诗中的渔舟和小艇形成鲜明的对比,渔舟停留在钓台上,象征着渔民们对稳定生活的渴望和依赖,而小艇的突然出现,则打破了他们的平静,让他们感到茫然和困惑。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展示了渔民在艰辛生活中的无奈和困境,同时也唤起了读者对于生活困境的思考和共鸣。诗人通过精妙的描写和意象,将渔民的心情和生活状态传达给读者,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情感。

总的来说,《渔舟》这首诗以渔民在细雨中的困境为背景,通过对渔舟和小艇的描绘,表达了渔民在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和无奈。这首诗深情而富有意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隽永的形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寂静而忧伤的世界,唤起了对生活边缘人的思考和同情。

  • 《送翰林张学士岭南勒圣碑》

    汉恩天外洽,周颂日边称。文独司空羡,书兼太尉能。出关逢北雁,度岭逐南鹏。使者翰林客,馀春归灞陵。

  • 《散愁四首》

    著意功名四十年,柳花空满鬓丝边。男儿无补朝廷事,有愧饥餐困即眠。

  • 《秋霖夜忆家(随驾在凤翔府)》

    垂老何时见弟兄,背灯愁泣到天明。不知短发能多少,一滴秋霖白一茎。

  • 《宴中山》

    驱马出辽阳,万里转旂常。对敌六奇举,临戎八阵张。斩鲸澄碧海,卷雾扫扶桑。昔去兰萦翠,今来桂染芳。云芝浮碎叶,冰镜上朝光。回首长安道,方欢宴柏梁。

  • 《柳梢青》

    莫炼丹难。黄河可塞,金可成难。休辟谷难。吸风饮露,长忍饥难。劝君莫远游难。何处有、西王母难。休采药难。人沈下土,我上天难。

  • 《即事六绝》

    了无俗驾到蜗庐,隐几閒翻贝叶书。属会苍头休洒扫,绿苔随意上阶除。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