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逢二室游仙子,厌作三川守土臣。
举手摩挲潭上石,开襟斗薮府中尘。
他日终为独往客,今朝未是自由身。
若言尹是嵩山主,三十六峰应笑人。
主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译文:和诸道者一同游九龙潭作诗。我喜欢遇到了游仙子,讨厌做三川的土守臣。举起手来摩挲潭上的石头,敞开衣襟扫去府中的尘土。将来我将成为独自旅行的客人,今天我还没有自由的身份。如果说仙官是嵩山的主宰,那三十六峰就会嘲笑人。
诗意:这首诗是白居易写给和他一起游九龙潭的朋友们的,他感到非常高兴能够和这些仙子一起游玩。然而,他对于自己在官场上的地位感到不满,希望能够摆脱官职束缚,追求自由。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由的渴望。他通过与仙子们的相遇来对比自己的官职地位,暗示了他希望能够脱离尘世繁忙的生活,追求心灵的自由。诗中的九龙潭象征着诗人的幻想世界,而嵩山的三十六峰则象征着现实的束缚和压力。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于现实的厌倦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独特的人生观和对于自由的追求。
午睡谁扣门,隔篱唤童子。童子走来报,一二琴首士。摘茗烹沙铫,推窗拂石几。高山流水音,屡弹不肯止。我心本虚淡,无用宫商洗。渊明未尝弦,妙趣岂假此。道士颇不乐,指衣抱琴起。
论士平生妙和神,是谁无此耳轮囷。唤钟作瓮皆堪笑,自是渠侬听不真。
路断江淮已足忧,繁华犹自说苏州。万人金甲城头骑,十丈朱旗郡里楼。麋鹿昔游何处草,雁鸿不似去年秋。忍将一掬东归泪,付与娄江入海流。
红白桃花褪半梢,绿阴汪浅未全交。橹摇远岸日相射,扇落闲阶风自敲。
丁年笔力斡千钧,齿宿于今意转新。樱伐广陵聊作赋,梅开桂岭定宜人。暂从南极通冠冕,会向东方领缙绅。菊有黄花潭有水,愿寻汉事寿佳辰。
铃斋教令得民和,月色今宵十倍多。节物人家俱插柳,霁华田舍可鞭禾。坐中客醉僛僛舞,陌上花开缓缓歌。老子尚堪牵率在,夜归已有木鱼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