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岂不恶,清音兴自长。
风从嶻嶪来,不比人间凉。
浮凉夸湛露,屈子自悲伤。
披襟青苹末,玉也媚君王。
驩见西王母,笑酌白玉浆。
当今第几人,此乐可共当。
车马邯郸道,侧身一相望。
为谢南亭女,世方贱铅黄。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欲自邯郸趋府复从中山行觉风异常马上作》是宋代晁说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山行岂不恶,清音兴自长。
虽然山行艰辛,但清幽的山间音乐能激发内心的愉悦。
风从嶻嶪来,不比人间凉。
山风从高峻的山岭吹来,比起人间的凉爽更加清凉宜人。
浮凉夸湛露,屈子自悲伤。
浮凉的人们夸耀着湛蓝的露水,而我却感到悲伤,像屈原一样。
披襟青苹末,玉也媚君王。
我披着青色的衣襟,像青苹果的皮一样,而我的美玉也迷倒了君王。
驩见西王母,笑酌白玉浆。
我欣喜地见到西王母,她笑着斟满白玉般洁白的美酒。
当今第几人,此乐可共当。
在当今世上,有多少人能够共享这样的乐趣呢?
车马邯郸道,侧身一相望。
在邯郸的道路上,我侧身而立,与你相望。
为谢南亭女,世方贱铅黄。
为了感谢南亭女子,我愿意在世间被贬低。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山行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作者通过描绘山风的清凉和山间音乐的愉悦,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间繁杂的厌倦。同时,诗中还融入了对美玉和西王母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仙境般的幸福的向往。最后,作者以自己愿意为南亭女子贬低自己的态度,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和无私的奉献。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感受和情感。
起来汗浃似翻浆,容带清风变早凉。鹤子曳衣犹浅褐,鹅儿对酒已深黄。白莲近揖三千女,丹荔遐招十八娘。但把槐忙付年少,不妨老伴燕林塘。
帝作黄金阙,仙开白玉京。有人扶太极,惟岳降元精。耿贾官勋大,荀陈地望清。旂常悬祖德,甲令著嘉声。经出宣尼壁,书留晏子楹。武乡传阵法,践土主文盟。自昔流王泽,由来仗国桢。九河分合沓,一柱忽峥嵘。得主劳三顾,惊人肯再鸣。碧虚天共转,黄道日同行。后饮曹参酒,先和
柏上有群乌,一乌飞向东。方栖头与人司吉凶。八月禾已获,九月黍已舂。竞持美酒相庆乐年丰。借问何能尔,时平无困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吾宗老兄弟,夫子最高明。问学穷根柢,公忠出性情。夙能全至孝,元不念修程。道自成均重,身由射策荣。把麾闻列郡,持橐贰春卿。得请还山早,居家旧疾平。正安琳馆乐,忽报玉楼成。死后名逾盛,生前志未行。他年如定谥,谥号决当清。
春风有多少,尽入使君家。当与那人乐,满园桃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