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雨》

听雨披夜襟,冲雨踏晨鼓。
万珠络笋舆,诗中有新语。
老龙经秋卧,岁暮始一举。
成功亦何迟,光采变蔬圃。
道边闻井溢,可笑遽如许。
旧山百尺泉,不知旱与雨。

作者介绍

陈与义(一○九○~一一三八),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宣和四年(一一二二)擢太学博士、着作佐郎(《容斋四笔》卷一四)。谪监陈留酒税。南渡后,避乱襄汉湖湘。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召爲兵部员外郎。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迁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改礼部。四年,出知湖州。五年,召爲给事中(宋《嘉泰吴兴志》卷一四)。以病告,提举江州太平观。復爲中书舍人。六年,拜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爲参知政事。八年,以资政殿学士知湖州,因病,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卒,年四十九(《紫微集》卷三五《陈公资政墓志铭》)。有《简斋集》三十卷、《无住词》一卷传世。《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陈与义诗,以元刻《增广笺注简斋诗集》(此本爲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四部丛刊》据以影印,旧说宋刻,藏北京图书馆)及元抄《简斋外集》爲底本。校以日本翻刻明嘉靖朝鲜本《须溪先生评点简斋诗集》(简称须溪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简斋集》(简称四库本)等。编爲三十一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雨》
朝代:宋代
作者:陈与义

听雨披夜襟,
冲雨踏晨鼓。
万珠络笋舆,
诗中有新语。

老龙经秋卧,
岁暮始一举。
成功亦何迟,
光采变蔬圃。

道边闻井溢,
可笑遽如许。
旧山百尺泉,
不知旱与雨。

中文译文:
我倾听雨声,披着黑夜的衣襟,
在雨中行走,踏着晨曦的鼓点。
像万颗珍珠一样串联起的车辆,
诗中蕴含着新的语言。

老龙经历了秋天的蜕变而沉睡,
岁末时才重新焕发生机。
成功何须迟延,
光采变得如昔日的蔬园。

路边传来井水溢出的声音,
这样仓促的变化令人发笑。
曾经的山峰上的泉水,
不知道旱季与雨季的区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雨》描绘了雨水的景象,以及雨水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作者通过雨来表达人生的变迁和世事的无常。

诗中的第一句"听雨披夜襟",表达了作者倾听雨声的虔诚和披挂黑夜的决心。接着,"冲雨踏晨鼓"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在雨中行走,踏着晨曦的节奏。这些描写把读者带入了雨水的氛围之中。

接下来的两句"万珠络笋舆,诗中有新语",通过形容车辆像串联起的珍珠一样,表达了诗歌中所蕴含的新意和新语言。这种比喻使诗歌更加富有韵律和美感。

随后的几句"老龙经秋卧,岁暮始一举。成功亦何迟,光采变蔬圃",寓意着经历了秋天的沉睡之后,岁末时才重新焕发生机,成功也不必拖延。同时,人生的光采也会像昔日的蔬园一样变得绚丽多彩。

最后两句"道边闻井溢,可笑遽如许。旧山百尺泉,不知旱与雨",揭示了世事无常的真相。作者通过井水溢出和山泉的例子,表达了人们对于世事变迁的无知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雨水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于人生变迁和世事无常的思考。通过雨水的形象,诗中蕴含着对于成功和生活变迁的思考和启示,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和思索。

  • 《偶题》

    逢花眼倦开,见酒手频推。不恨吾年老,恨他将病来。

  • 《游子》

    北雁竞南飞,寒风正凛冽。客思倦长途,妾心伤久别。厌闻残漏声,愁见不圆月。日日数归期,空教泪成血。

  • 《醉中绝句》

    有山有水登临地,无病无愁啸傲身。世念秋毫除未尽,麴生应恨白头新。

  • 《腊月二十六日立春》

    陇梅示寄江南信,我黍先回燕谷春。忽忆少陵巫峡句,菜盘思见玉织人。

  • 《逃愁》

    年饥未可倾家酿,昼短真当秉烛游。中国醉乡隔万里,岂无寸地可逃愁。

  • 《酬乐天寄蕲州簟》

    蕲簟未经春,君先拭翠筠。知为热时物,预与瘴中人。碾玉连心润,编牙小片珍。霜凝青汗简,冰透碧游鳞。水魄轻涵黛,琉璃薄带尘。梦成伤冷滑,惊卧老龙身。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