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雨》

霏霏三日雨,蔼蔼一园青。
雾泽含元气,风花过洞庭。
地偏寒浩荡,春半客竛竮。
多少人间事,天涯醉又醒。

作者介绍

陈与义(一○九○~一一三八),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宣和四年(一一二二)擢太学博士、着作佐郎(《容斋四笔》卷一四)。谪监陈留酒税。南渡后,避乱襄汉湖湘。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召爲兵部员外郎。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迁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改礼部。四年,出知湖州。五年,召爲给事中(宋《嘉泰吴兴志》卷一四)。以病告,提举江州太平观。復爲中书舍人。六年,拜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爲参知政事。八年,以资政殿学士知湖州,因病,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卒,年四十九(《紫微集》卷三五《陈公资政墓志铭》)。有《简斋集》三十卷、《无住词》一卷传世。《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陈与义诗,以元刻《增广笺注简斋诗集》(此本爲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四部丛刊》据以影印,旧说宋刻,藏北京图书馆)及元抄《简斋外集》爲底本。校以日本翻刻明嘉靖朝鲜本《须溪先生评点简斋诗集》(简称须溪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简斋集》(简称四库本)等。编爲三十一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雨》是一首宋代诗词,由陈与义创作。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霏霏三日雨,
蔼蔼一园青。
雾泽含元气,
风花过洞庭。

地偏寒浩荡,
春半客竛竮。
多少人间事,
天涯醉又醒。

中文译文:
连绵三日的雨霏霏细细地落下,
园子里一片苍翠茂盛。
湿雾中蕴含着生机勃勃的元气,
风中的花瓣飘过洞庭湖。

大地显得寒冷而广阔,
春天已过半,客人纷纷离去。
人世间发生了多少事情,
在天涯漂泊的人醉过又醒来。

诗意和赏析:
《雨》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雨天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界变化和人世间事物流转的思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连绵三日的细雨,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雨水轻柔地降落在大地上。园子里的一片苍翠青绿,展现出春天的生机盎然。

诗中的雾泽含有元气,暗示雨水的滋润给大地注入了新的生命力。风中飘过的花瓣象征着风景的流转和时光的推移。这些描写表达了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的循环。

在第三节中,诗人描述了大地的寒冷和广阔,春天已经过了一半,客人们也开始离去。这种孤寂和离散的氛围,与前半部分描述的生机勃勃的景象形成对比,增添了一种忧思和离别的情感。

最后两句表达了人世间的变迁和漂泊。多少人在天涯漂泊,经历了醉酒和醒来的循环,暗示了人生的起伏和不断变化的境遇。

整首诗词以雨水和自然景象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抒发了诗人对自然和人世间流转的感慨和思考。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妙和人生的变幻,同时也引发对生命、时光和离别的思考。

  • 《梦中和觞字韵》

    天教兄弟各异方,不使新年对举觞。作云作雨手翻覆,得马失马心清凉。何处胡椒八百斛,谁家金钗十二行。一邱一壑可曳尾,三沐三舋取刳肠。

  • 《题禅院(一作醉后题僧院)》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

  • 《约山中友》

    望极秋空无片云,前山历历见遥岑。新鸿渐到边城静,旧雨不来汀草深。仙李有时曾入梦,伯桃死后少知心。如君真是忘机者,海上鸥盟便可寻。

  • 《太平令》

    管堂无事启丹经。香烟袅,慧灯明。声和流玉音清。云收绝雾敛,眄平一色瑶池净。洞天玄照瑞光凝。分明见,豁然惺。回眸返入道圆成。便忘形羽化,虚皇付我天符令。

  • 《汉宫》

    酒醒金屋曙河流,愿赐铜盘一滴秋。他日君王作仙去,瑶池犹幸得同游。

  • 《陈蕃》

    身居一室尚凝尘,天下如何扫得清。须信修齐可平治,绝怜志大竟无成。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