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朝政化谨三元,有事郊南典礼全。
嗣圣万年初见帝,小臣十起夜瞻天。
想回玉略红云晓,更揭金鸡暖雨前。
但愿庆成天下福,赋诗岂必从甘泉。
陈杰,字焘父,洪州丰城(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授赣州簿。歷知江陵县,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兼制置司参谋。据集中诗篇,知其还做过知州和短期朝官。宋亡,隠居东湖。有《自堂存稿》十三卷(《宋史艺文志补》),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四卷。清同治《丰城县志》卷一六有传。 陈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残本《永乐大典》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元旦南郊庆成》是宋代诗人陈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熙朝政化谨三元,
有事郊南典礼全。
嗣圣万年初见帝,
小臣十起夜瞻天。
想回玉略红云晓,
更揭金鸡暖雨前。
但愿庆成天下福,
赋诗岂必从甘泉。
诗意:
这是一首描写宋代元旦南郊祭天仪式的诗词。诗人陈杰以庄严恢宏的场面和充满希望的情绪,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君主圣明万年长治久安的美好祝愿。
赏析:
这首诗词以庄重的语调描绘了宋代元旦南郊祭天的盛况。首句“熙朝政化谨三元”,表明朝政得以善治,国家昌盛繁荣。接着,诗人描述了南郊典礼的隆重,体现了国家对于祭天仪式的高度重视。
诗中提及“嗣圣万年初见帝”,表达了对君主圣明万年长治的期盼和祝愿。小臣“十起夜瞻天”,展现了诗人对祭天仪式的虔诚和敬畏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想象的手法描绘了祭天后的美好景象。回望玉略上的红云,预示着黎明的到来;揭开金鸡,象征着温暖的春雨即将降临。这些景象都寓意着国家的繁荣和喜庆。
最后两句“但愿庆成天下福,赋诗岂必从甘泉”,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庆典能带来国家的福祉和吉祥,同时也表明自己以创作诗词来表达对国家的美好祝愿,并不局限于传统的甘泉颂赋。
整首诗词庄重而充满豪情,以自然景物和仪式场景相结合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和君主昌盛的期望,展现了宋代文人士人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
东邻男儿得湘累,西舍妇儿生汉妃。城郭如村莫相笑,人家伐阅似渠稀。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倾来百颗恰盈奁,剥作杯羹未属厌。莫遣下盐伤正味,不曾著蜜若为甜。雪揩玉质全身莹,金缘冰钿半缕纤。更浙香粳轻糁却,发挥风韵十分添。
淮上一相遇,忆在京都时。虽惊岁月换,未改松桂姿。童侍两三人,瓶锡相与随。自言东越来,箧中多好诗。文字皆妥帖,业术无倾欹。前辈尝有言,清气散人脾。语妙见情性,说之聊解颐。始推杼山学,得非素所师。此固有深趣,吾心久已知。横琴乃玄悟,岂必弄鸣丝。古乐众少听,谁知
竹,闲六律以皆调;D86A亻末兜离,贺四夷之率伏。请翻妙舞,来奉多欢。鼓吹连催,柘枝入队。念了,后行吹引子半段入场,连吹柘枝令,分作五方舞。舞了,竹竿子又念:适见金铃错落,锦帽蹁跹。芳年玉貌之英童,翠袂红红绡之丽服。雅擅西戎之舞,似非中国之人。宜到阶前,分明只
借问庭芳早晚栽,座中疑展画屏开。花分浅浅胭脂脸,叶堕殷殷腻粉腮。红砌不须夸芍药,白蘋何用逞重台。殷勤为报看花客,莫学游蜂日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