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宗文雅孰能陪,须信菰薦出美才。
失忆不劳悲玉璞,投知应得上金台。
晓离村店侵残月,尽歇津亭避疾雷。
东道诸侯多重士,融樽处处为君开。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元道宗下第东游》是宋代诗人杨亿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举宗文雅孰能陪,
须信菰薦出美才。
失忆不劳悲玉璞,
投知应得上金台。
晓离村店侵残月,
尽歇津亭避疾雷。
东道诸侯多重士,
融樽处处为君开。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士人才华的赞赏和对游历的愉悦之情。诗中以描写东游的经历,抒发了对文雅才子的敬佩,以及对知识和才华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为背景,运用典型的宋代写景手法,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绪。
首句“举宗文雅孰能陪”,表达了作者对文雅才子的赞赏。"举宗"指的是举荐,"文雅"表示文学才情和品味,"孰能陪"则是问句,表达了作者对有才华的人的期待。
接下来的两句“须信菰薦出美才,失忆不劳悲玉璞”,暗示作者对才子的期望和对才子的珍视。诗中的“菰薦”指的是草木的花瓣,比喻名士的才华。"美才"指的是才华出众的人。"失忆"意味着忘却平凡,"悲玉璞"则是指玉石未雕琢前的原始状态,表达了对潜力的看重。
随后的两句“投知应得上金台,晓离村店侵残月”,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离别和思念之情。“投知应得上金台”表示作者寄托希望,相信自己的才华将受到重用,有望登上高位。而“晓离村店侵残月”则表达了作者在清晨告别村店时月亮的余晖依然残留,暗示了作者对离别的感伤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两句“尽歇津亭避疾雷,东道诸侯多重士,融樽处处为君开”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和人情。“津亭”指的是渡口旁的亭子,“疾雷”则象征着困扰和压力。作者通过避开雷声,表现了对平安顺遂的渴望。而“东道诸侯多重士,融樽处处为君开”则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结识了很多有才华的士人,并以酒宴为方式表示欢迎和敬意。
总体而言,该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色和人情,表达了对文雅才子的赞赏,对知识和才华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绪,使读者《元道宗下第东游》是宋代诗人杨亿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举宗文雅孰能陪,
须信菰草推出佳才。
失忆无需忧伤玉璞,
投奔知音必定登上金台。
清晨离开村店,月影侵蚀残留,
逐渐停歇在津亭,躲避疾雷的轰鸣。
东方的贵族多才士,酒杯随处为您敞开。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文雅才子的赞赏和对游历的愉悦之情。诗中以描写东游的经历,抒发了对文雅才子的敬佩,以及对知识和才华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典型的宋代写景手法,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绪。
首句“举宗文雅孰能陪”,表达了作者对文雅才子的赞赏。"举宗"指的是推举才子,"文雅"表示文学才情和品味,"孰能陪"则是问句,表达了作者对有才华的人的期待。
接下来的两句“须信菰草推出佳才,失忆无需忧伤玉璞”,暗示作者对才子的期望和对才子的珍视。诗中的“菰草”指的是草木的花瓣,比喻优秀人才的出现。"推出佳才"指的是发现并推荐出才华出众的人。"失忆"意味着忘却平凡,"无需忧伤玉璞"则是指尚未雕琢的玉石,表达了对潜力的看重。
随后的两句“投奔知音必定登上金台,清晨离开村店,月影侵蚀残留”,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离别和思念之情。“投奔知音必定登上金台”表示作者寄托希望,相信自己的才华将得到重用,有望获得更高的地位。而“清晨离开村店,月影侵蚀残留”则表达了作者在清晨告别村店时月亮的余晖依然残留,暗示了作者对离别的感伤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两句“逐渐停歇在津亭,躲避疾雷的轰鸣,东方的贵族多才士,酒杯随处为您敞开”,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和人情。“津亭”指的是渡口旁的亭子,“躲避疾雷的轰鸣”表示作者希望远离困扰和压力。而“东方的贵族多才士,酒杯随处为您敞开”则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结识了很多有才华的士人,并以酒宴为方式表示欢迎和敬意。
总体而言,该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色和人情,表达了对文雅才子的赞赏,对
周公歌七月,耕稼乃王术。宣王追祖宗,考牧与宫室。甘棠能听讼,召伯圣人匹。後生论常高,於世复何实。
屋角羲娥转两轮,今朝水帝又司辰。山家尝稻知良月,野径寻梅见小春。一岁坐看除得尽,百年正与死为邻。谁能思许无穷事,闭合开炉但饮醇。
与姊别时啼,头比姊肩低。几年不见姊,眉与姊夫齐。春兰秋菊各芳泽,花蚤花迟总堪惜。生憎一对似花人,恼杀十年花下客。花时能几何,客恨不胜多。翻作相思树,缠丝复绕萝。鸳鸯宿海底,好梦落风波。空有青衫泪,双弹向翠蛾。寂寂杨花坞,迢迢桃叶渡。长江南北头,总是相思路。
惠持游蜀久,策杖欲西还。共别此宵月,独归何处山。对鸥沙草畔,洗足野云间。知有玄晖会,斋心受八关。
僧寺聚观刊石处,人家传写挂牌时。
生绢六幅淡墨图,伊人笔端有造化。骅骝汗血捉电光,牯牸倦耕眠草下。陂塘漠漠烟雨后,出水群鱼戏潇洒。细看物物有生意,不比寻常能画者。请君就此三景中,挥毫添我作渔翁。岸头孤石持竿坐,白鹭同居莆苇丛。有时寻诗出游衍,款段徐行山路远。奚奴逐后背锦囊,木杪斜阳鸦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