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元丰己未三院东阁作·元丰戊午夏予尹京治陈》

飞语初腾触细文,廷中交构更纷纭。
纲条既甚秋荼密,枉直何由束矢分。
御史皆称素长者,府徒半识故将军。
却怜比户吴兴守,诟辱通宵不忍闻。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作品评述

【原题】:
元丰己未三院东阁作·元丰戊午夏予尹京治陈氏狱言者以为推劾不尽诏移大理而理官推迹陈氏姻党干求府政纵出重辟事下御史推求己未岁予自濠梁赴台讯鞫卒不涉干求之迹而大理反有傅致之状虽蒙辩正听命久之不得出邑邑不已作诗十篇记一时事非欲传之他人但以示子侄辈使知仕宦之艰耳

  • 《醉蓬莱》

    正梧阴碧转,扇浪凉生,渐回秋意。祥绕朱门,有崧灵钟瑞。笔走龙蛇,句雕风月,好客敦高谊。苏小琵琶,绿珠箫管,日添罗绮。邃阁清班,贰车清政,奕叶蝉联,世间谁比。行侍甘泉,趁青春荣贵。尽卷虾须,满斟鹦鹉,向画堂沉醉。铜狄摩挲,蓬莱清浅,八千椿岁。

  • 《清平乐》

    莺来燕去,宋玉墙东路。草草幽欢能几度,便有系人心处。碧天秋月无端,别来长照关山。一点恹恹谁会,依前凭暖阑干。

  • 《法驾导引(寿刘倅仲简)》

    五月五,五月五,细雨绿菖蒲。早是高花开九节,花堪结子节堪扶。持此揆□初。长命缕,长命缕,儿女漫区区。何似屏星南极里,清如寒露在冰壶。一府号仙儒。

  • 《醉中寄王子林》

    我头扶病醉岑岑,履历糟丘岁月深。行李随身惟一剑,对花买笑亦千金。离乡别去天涯泪,上冢凄其寒食心。风雨闭门无客过,炉香销尽夜沈沈。

  • 《李迁凭昭迪使淝土》

    书舸西风五两斜,淮淝将命去程赊。衣缨黄阁相君后,门巷青春学士学。驿路新袍欺草色,公筵大白醉榴花。谢庭兰玉多才思,休瀚裁诗对客夸。

  • 《苦雨》

    自念数年间,两手中藏钩。于心且无恨,他日为我羞。古老传童歌,连淫亦兵象。夜梦戈甲鸣,苦不愿年长。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