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元丰行示德逢》

四山翛翛映赤日,田背坼如龟兆出。
湖阴先生坐草室,看踏沟车望秋实。
雷蟠电掣云滔滔,夜半载雨输亭皋。
旱禾秀发埋牛尻,豆死更苏肥荚毛。
倒持龙骨挂屋敖,买酒浇客追前劳。
三年五谷贱如水,今见西成复如此。
元丰圣人与天通,千秋万岁与此同。
先生在野故不穷,击壤至老歌元丰。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作品评述

《元丰行示德逢》是宋代王安石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元丰年间(宋仁宗时期)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四山翛翛映赤日,
田背坼如龟兆出。
湖阴先生坐草室,
看踏沟车望秋实。
雷蟠电掣云滔滔,
夜半载雨输亭皋。
旱禾秀发埋牛尻,
豆死更苏肥荚毛。
倒持龙骨挂屋敖,
买酒浇客追前劳。
三年五谷贱如水,
今见西成复如此。
元丰圣人与天通,
千秋万岁与此同。
先生在野故不穷,
击壤至老歌元丰。

这首诗意蕴含丰富,下面是对其诗意和赏析的解读:

诗的开篇描绘了四周群山高耸,映照着炽热的阳光,田地在山的背面像龟壳一样裂开露出来,这种景象象征着大地蓬勃发展的迹象。

接着,诗中提到湖阴先生坐在茅草屋里,他看着踏沟车行驶,眺望着丰收的果实。这里的湖阴先生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他在乡间的小屋中静静观察着农民们的辛勤劳作和丰收的希望。

下一段中,诗人描绘了雷电交加,天空中飘洒着倾盆大雨的景象,这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幻莫测和震撼的力量。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干旱的庄稼长出茂盛的禾苗,田地变得郁郁葱葱,这种景象暗示着希望的出现和生命的顽强。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倒持龙骨挂在屋梁上,这是形容诗人坚持真理和正义的态度,他购买酒款待客人,追忆过去的辛劳。接着,诗人提到三年来五谷的价格低廉,与过去一样。这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困境和人们的苦难。

最后,诗人认为元丰年间的圣人与天地相通,他们的事业将永存千秋万代。湖阴先生在田园中过着简朴的生活,因此并不贫困。他击打着土坛唱着《元丰》,表达了自己对元丰时代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希冀。

这首诗描绘了元丰时期的社会景象和人们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变迁的思考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同时,诗中也展现了作者对农耕文化的热爱和对普通人生活的关注,以及对圣人和伟大事业的崇敬之情。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展现了王安石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对未来的希望,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感人的艺术表现力。

  • 《唐秘书省书目石刻》

    蓬莱高阁凌浮云,天上图书奎壁明。荣河温洛龟龙呈,鲁壁汲冢科半行。森罗万目分纬经,大官供烹集群英。鲁鱼亥豕校雠精,垂签甲乙刻坚珉。怀素无量元崇名,唐兴百年人文成。大盗一炬甚秦坑,碑落人间如碎星,埋没草莽荆棘平。刊刻欲传千万龄,毁灭今与粪壤并。牧童敲击看火生,

  • 《冬至留滞舒州有怀岁旦泊舟平江门外》

    舒郡惊冬节,吴门忆岁时。天寒城闭早,冻合水行迟。再拜为兄寿,同声念母慈。穷年终是客,至日始题诗。

  • 《留别山村乐闲菊存爱山梅花村并寄景初慎与国》

    南来飞雪如柳花,北归柳花如飞雪。乾坤代仄困羁旋,江山苍莽惊岁月。白云冉冉千里外,滴尽春林子规血。故人回首乱峰青,古堠斜阳照离别。

  • 《舟行观新月》

    一痕如掐夕天涯,望转青林出没时。不是山高爱藏月,月光犹嫩怯人窥。

  • 《兰陵王 丙子送春》

    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绪,漫忆海门飞絮。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春去,最谁苦?但箭雁沉边,梁燕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春去,尚来否?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苏

  • 《斜塘招星甫》

    新芋肥鸡菊正黄,君来定拟醉千觞。田家村巷都相似,须识门前两绿杨。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