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洞沾秦俗,疑非太古民。
尽将源里事,报与世间人。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源里》是宋代刘克庄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源里》
一洞沾秦俗,
疑非太古民。
尽将源里事,
报与世间人。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的村庄(源里),它受到秦朝以来的风俗习惯的影响,但同时又保留着一种原始的、太古的民风。诗人以自己亲身经历的方式,将源里的情况描述给世人。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朴素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源里的思考和记忆。诗中的"一洞"指的是一个小村庄,"秦俗"表示源自秦朝以来的风俗习惯。诗人疑惑着这些习俗是否真正代表了古老的民风,或者是否已经与太古的时代相去甚远。
诗中的"源里事"指的是源里的一切事物和情况。诗人希望将这些源里的事情,以一种客观真实的方式报告给世人,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古老而特殊的地方。这种报告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记录和传承,也是对诗人个人经历和感悟的表达。
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古老村庄的景象和诗人对其的思考。通过对源里的描写和记录,诗人试图唤起读者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珍视,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对于历史沿革和文化传承的思考与反思。这首诗以简约的表达方式,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传达给读者,给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感受。
百年卿族。更七叶桂籍,蝉联相续。早冠鳌峰,入持魁柄,却商野耕岩筑。缙绅望山瞻斗。勋业铭书金竹。倦陶冶,暂镜湖舒啸,琳宫休足。催促。归秉轴,须与君王,同享无疆福。缓访赤松,莫留绿野,宇县待公恢复。手把命镠堂印,腰束精珪寒玉。愿岁岁,看和羹梅绽,古阶槐绿。
日夕望苍崖,崭崭在天外,及来步其巅,下见河如带。半壁云树昏,山根已滂霈。
返照在高树,归牛度曾坡。一犊牟然赴其母,老牜孛反顾情何多。牧儿见之亦心恻,人间母子当如何?日暮倚门乌尾讹。
长忆西园清夜景,酒阑无不独临池。可怜陇月三更白,谁见红蕖露滴时。
宝阁翚飞灿碧霄,中藏奎画叹先朝。要令冠带升堂者,日日羹墙遂见尧。
谁剪海犀革,一尺如月圆。锦绦挂东壁,时或生紫烟。上画胡奴驰铁骑,白草经霜枯满地,貂袄回头臂两弓,远望双飞皂雕至。此物怀当弱冠年,高插庐子城东边。射罢周瑜冢头坐,常浇绿酒呼重泉。抱书十度金陵走,丈夫蹭蹬终不偶。没羽徒夸射虎人,毛锥负却穿杨手。摩挲此物敝埃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