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梨叶战风骚骚,纸钱窸窣鸣空郊。
背人独鸟归寒巢,予亦投村指横桥。
茅檐霜月照征袍,夜冷不寐闻狐嗥,悼我为生良已劳。
两手如龟髀肉消,青楼公子烧兰膏,雪压屋倒饮方豪,睡觉三竿红日高。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冤胊路》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棠梨叶战风骚骚,
纸钱窸窣鸣空郊。
背人独鸟归寒巢,
予亦投村指横桥。
茅檐霜月照征袍,
夜冷不寐闻狐嗥,
悼我为生良已劳。
两手如龟髀肉消,
青楼公子烧兰膏,
雪压屋倒饮方豪,
睡觉三竿红日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冷寂凄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无奈和悲凉之情。
诗的开头描述了棠梨树叶在风中摇曳,纸钱在空旷的郊外发出沙沙声。这种景象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着人们对逝去的亲人的思念和怀念。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独自背负着沉重的思念,形单影只地返回寒冷的巢穴的鸟儿。与此同时,诗人自己也像鸟儿一样孤独地回到村庄,指着一座横桥。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的彷徨和无处安放的情感。
诗的下一段描写了茅檐下霜月的照耀,寒冷的夜晚里听到狐狸的嗥叫声。这些景象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沉思,以及他对逝去的亲人的悼念之情。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疲惫之感。他感叹自己的双手已经消瘦得像乌龟的腿肉一样。他提到了青楼公子烧兰膏,这可能是对富贵人家虚度光阴的讽刺。接着描述了屋顶被压弯的景象,以及自己饮酒畅快的场景。最后,他提到自己睡到日上三竿,也就是太阳已经高挂在天上,暗示他过着颓废的生活。
整首诗以凄凉、孤独的景象为主线,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生活的无奈。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亲人的思念、对逝去时光的悔恨以及对现实生活的疲惫和不满。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刻的感情,向读者展现了晁补之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情感表达能力。
周公歌七月,耕稼乃王术。宣王追祖宗,考牧与宫室。甘棠能听讼,召伯圣人匹。後生论常高,於世复何实。
屋角羲娥转两轮,今朝水帝又司辰。山家尝稻知良月,野径寻梅见小春。一岁坐看除得尽,百年正与死为邻。谁能思许无穷事,闭合开炉但饮醇。
与姊别时啼,头比姊肩低。几年不见姊,眉与姊夫齐。春兰秋菊各芳泽,花蚤花迟总堪惜。生憎一对似花人,恼杀十年花下客。花时能几何,客恨不胜多。翻作相思树,缠丝复绕萝。鸳鸯宿海底,好梦落风波。空有青衫泪,双弹向翠蛾。寂寂杨花坞,迢迢桃叶渡。长江南北头,总是相思路。
惠持游蜀久,策杖欲西还。共别此宵月,独归何处山。对鸥沙草畔,洗足野云间。知有玄晖会,斋心受八关。
僧寺聚观刊石处,人家传写挂牌时。
生绢六幅淡墨图,伊人笔端有造化。骅骝汗血捉电光,牯牸倦耕眠草下。陂塘漠漠烟雨后,出水群鱼戏潇洒。细看物物有生意,不比寻常能画者。请君就此三景中,挥毫添我作渔翁。岸头孤石持竿坐,白鹭同居莆苇丛。有时寻诗出游衍,款段徐行山路远。奚奴逐后背锦囊,木杪斜阳鸦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