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桥横古渡,村野带平林。
野鹜寒塘静,山禽晓树深。
雨微风矗□,云暗雪侵寻。
安道门前水,清游岂独吟。
唐彦谦,字茂业,幷州人。咸通时,举进士十余年不第。干符末,携家避地汉南。中和中,王重荣镇河中,辟为从事。光啓末,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兴元,署为判官,累官至副使,阆、壁、绛三州刺史。彦谦博学多艺,文词壮丽,至于书画音乐,无不出于辈流,号鹿门先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唐彦谦,字茂业,幷州人。咸通时,举进士十余年不第。干符末,携家避地汉南。中和中,王重荣镇河中,辟为从事。光啓末,贬又中掾曹。杨守亮镇兴元,署为判官,累官至副使,阆、壁、绛三州刺史。彦谦博学多艺,文词壮丽。至于书画音乐。无不出于辈流。号鹿门先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原上》是唐代诗人唐彦谦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个景色宜人的原野景象。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危桥横古渡,村野带平林。
野鹜寒塘静,山禽晓树深。
雨微风矗峙,云暗雪侵寻。
安道门前水,清游岂独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危桥横跨古渡口,村野周围平坦的林地。
野鹜寒塘静谧,山禽在黎明的树丛深处。
微雨中微风直立起来,云暗中飘飞的雪悄悄来临。
庙前的水清澈,愉快地游玩怎能独自吟唱呢。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唐彦谦在原野上的感受和情绪。诗人将自然景色与自己的心境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风景图。诗中通过描绘桥梁、渡口、村野、林地等自然元素,展现了原野的广阔和悠远。野鹜在寒冷的塘中静静地栖息,山禽在清晨的树丛中鸣叫,诗中透露出的宁静和宜人的氛围让人感到平和安宁。
诗中的“雨微风矗峙,云暗雪侵寻”描绘了雨中微风的神秘和暗云下飘落的雪花的美丽。雨微风矗峙的形象给人以凛冽之感,而云暗雪侵寻的描述则让人感受到冬天的寒冷气息。这些景象与前文中描绘的宁静和美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加深了整篇诗的艺术效果。
最后一节表达了诗人愉快的心情,他觉得在庙前的水边游玩的时候,应该是欢乐的,不应该独自吟唱。这一节揭示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享受,表达了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心理状态。
《原上》描绘了唐彦谦在原野上感受到的宁静和美好的景象,并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全诗用意深远,景、情、意相互交融,给人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感受。
颠风吹雨过吴川,极浦亭前望远天。有路可通环屿外,无山堪并首阳巅。溪云起处潮初长,夜月高时人未眠。异日北归须记取,平芜尽处一峰圆。
一著谗书未快心,几抽胸臆纵狂吟。管中窥豹我犹在,海上钓鳌君也沈。岁月尽能消愤懑,寰区那更有知音。长安冠盖皆涂地,仍喜先生葬碧岑。
蛟龙窟宅初无底,神禹难穷浅与深。好把凝流消息子,沛然为雨活丛林。
夹水松篁,一天风露,觉来身在扁舟。桂花当午,雪卷素光流。起傍蓬窗危坐,飘然竟、欲到瀛洲。人世乐,那知此夜,空际列琼楼。休休。闲最好,十年归梦,两眼乡愁。谩赢得、萧萧华发盈头。往事不须追谏,从今去、拂袖何求。一尊酒,持杯顾影,起舞自相酬。
迟日温风护海棠,十分颜色醉春妆。天公已许晴教好,说与鸣鸠一任忙。报事碧鸡坊里来,今年花少似前回。笙簧冷落遨头病,不著梁州打不开。
有叟匿姓名,自号为潜夫。潜身在云泉,潜心入虚无。身心俱已潜,质直反若论。智者谓之智,愚者谓之愚。愚智自彼异,潜夫未曾殊。陶陶乐天和,任性何曾拘。宗儒述孟轲,好道注阴符。虚堂踞高台,往往谈浮图。漫衍虽无家,大方贵无隅。俗人每侧目,订之为狂徒。素隐而行怪,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