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缘识》

伏藏终不见,巧拙是兼非。
至道光怀古,周通隐圣机。
清天何物性,浊地故相依。
修炼真堪惜,疏慵有顺违。

作者介绍

宋太宗赵炅(九三九~九九七),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太祖弟,封晋王。开宝九年(九七六)即位,建元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在位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九。庙号太宗,葬永熙陵。见《宋史》卷四、卷五《太宗本纪》。有《御集》四十卷、《朱邸集》十卷、《逍遥咏》十卷、《缘识》五卷、《莲花心轮迴文偈颂》二十五卷、《迴文诗》四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等(《玉海》卷二八)。今《逍遥咏》、《缘识》有传本,《莲花心轮迴文偈颂》存有残卷,余均佚。 宋太宗诗,《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及《御制缘识》五卷,以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护教部露十所收爲底本,保留《逍遥咏》原注,并酌採弘教书院丽轻、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又据敦煌遗书《御制莲花心轮迴文偈颂》残卷,录偈十八首(含残章),编次爲第十七卷。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编次爲第十八卷。

作品评述

《缘识》是宋代皇帝宋太宗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缘识
伏藏终不见,巧拙是兼非。
至道光怀古,周通隐圣机。
清天何物性,浊地故相依。
修炼真堪惜,疏慵有顺违。

译文:
隐藏的缘分终究无法看见,巧妙和笨拙在某种程度上并存。
最高的道理昭示着古代圣贤的智慧,贯通了隐秘的奥妙。
纯净的天空有着怎样的本性?浊浪所处的地面仍然相依相存。
修炼真正的道德是值得珍惜的,漫不经心和懒散却违背了顺应的原则。

诗意和赏析:
《缘识》这首诗词以一种富有智慧和哲理的方式表达了人生中的一些深刻思考。通过对巧拙、道德修炼和天地之间的关系的描绘,这首诗词探索了人与命运、人与道德之间的纠葛。

诗中的“伏藏终不见,巧拙是兼非”表明了命运或缘分的神秘性。无论是善巧还是笨拙,我们无法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这种隐藏的缘分让人难以捉摸。

“至道光怀古,周通隐圣机”表达了作者对道德和智慧的渴望。通过追求至高无上的道德原则,我们能够领悟古代圣贤的智慧,贯通隐藏的奥秘。

诗中的“清天何物性,浊地故相依”表明了天地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纯净的天空和混沌的地面相互依存,构成了宇宙的完整。这也可以被理解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最后两句“修炼真堪惜,疏慵有顺违”敦促人们珍惜真正的修炼。只有通过不懈地追求道德和智慧,我们才能与自己周围的世界和谐共处。放任漫不经心和懒散的态度只会违背顺应的原则,导致不利的后果。

总体而言,《缘识》通过对巧拙、道德修炼和天地之间相互关系的思考,提醒人们在人生中保持谦逊、珍惜真正的修行,并理解人与命运、人与道德之间的微妙互动。这首诗词展示了宋太宗对人生智慧和哲学思考的深刻洞察。

  • 《次韵答贾耘老》

    五年一梦南司州,饥寒疾病为子忧。东来六月井无水,仰看古堰横奔牛。平生管鲍我知子,今日陈蔡谁従丘。夜航争渡泥水涩,牵挽直欲来瓜洲。自言嗜酒得风痺,故乡不敢居温柔。空将泛爱救沟壑,衰病不复従前乐。今年太守真卧龙,笑语炎天出冰雹。时低九尺苍须髯,过我三间小池阁。

  • 《七娘子》

    画堂银烛明如昼。见林宗、巾垫羞蓬首。针指花枝,线赊罗袖。须臾两带还依旧。劝君倒戴休令後。也不须、更漉渊明酒。宝箧深藏,浓香熏透。为经十指如葱手。

  • 《送梁交供备知莫州》

    猛士当令守四方,中原诸将近相望。一樽度日空闲暇,千骑临边自激昂。谈笑定先降虏使,诗书仍得靖戎行。君看宿将何承矩,安用摧锋百战场。

  • 《咏凤》

    千仞翱翔览德辉,成汤解网四灵归。梧桐欲下还惊去,悄悄饥鹰掠树飞。

  • 《僮有弹鹭置池上者予解其缚纵之而不去盖不饮》

    烟藤羃羃惊蛇蛰,雪羽飞飞群鹭集。相莜抱子林欲深,经始营巢茅未葺。衔枚适与恶少逢,落弹不虞奇祸及。毳残玉点偶赊死,颈曲银钩竟遭执。急呼解缚纵使归,胡自拘囚长竚立。白苹久失鸿雁洲,红豆不窥鹦鹉粒。申胥并日负秦庭,庄舄愁吟思越邑。云何垂翅但摧颓,岂欲言情辄於悒。

  • 《夜闻方响》

    方响闻时夜已深,声声敲著客愁心。不知正在谁家乐,月下犹疑是远砧。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