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中十种善为缘,达得真宗有后前。
利口饶教清似水,争如无事虑心田。
宋太宗赵炅(九三九~九九七),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太祖弟,封晋王。开宝九年(九七六)即位,建元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在位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九。庙号太宗,葬永熙陵。见《宋史》卷四、卷五《太宗本纪》。有《御集》四十卷、《朱邸集》十卷、《逍遥咏》十卷、《缘识》五卷、《莲花心轮迴文偈颂》二十五卷、《迴文诗》四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等(《玉海》卷二八)。今《逍遥咏》、《缘识》有传本,《莲花心轮迴文偈颂》存有残卷,余均佚。 宋太宗诗,《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及《御制缘识》五卷,以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护教部露十所收爲底本,保留《逍遥咏》原注,并酌採弘教书院丽轻、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又据敦煌遗书《御制莲花心轮迴文偈颂》残卷,录偈十八首(含残章),编次爲第十七卷。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编次爲第十八卷。
《缘识》是宋太宗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理解缘分的态度和观点。以下是对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忘中十种善为缘,
达得真宗有后前。
利口饶教清似水,
争如无事虑心田。
诗意:
忘却一切烦恼是因缘的十种善法,
通过实践这些善法,我们能够实现真正的前进和进步。
言谈之中,应当清澈如水般纯净,
不要像有事虑心那样争执不休。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关于缘分的思考和理解。诗中提到的"十种善为缘",暗示了通过修行和善行来塑造我们的缘分。作者认为,如果我们能够忘却内心的烦恼,采取正确的行为和态度,我们就能够实现真正的进步和提升。
诗中的"真宗有后前"表达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即通过正确的修行和行为,我们可以超越时间的限制,使得过去、现在和未来都能受益于我们的善行。
接下来,诗中提到了"利口饶教清似水",强调了言谈之间的清澈和纯净。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的言谈应当像清水一样纯净,不带有私心和争执,以实现真正的交流和理解。
最后一句"争如无事虑心田"传达了作者对内心平静的向往。诗人认为,不要过于争执和固执,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静,才能真正体验到善行所带来的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对缘分的理解和对善行的呼唤。作者通过描绘善行对个人和社会所带来的影响,表达了对真正进步和内心平静的追求。这首诗词鼓励我们通过修行和善行来改变自己的缘分,并通过清澈纯净的言谈和内心的宁静来创造美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四十已悲非少年,耄期何事每欢然?游山夜雨眠僧院,沽酒秋风上钓船。诸友诗章来亹亹,小儿笔势亦翩翩。眼边不是常萧索,终忆巢居访老仙。
官曹簿领无时空,一春蹙蹙尘埃中。溪南十里岩谷好,俗驾屡整无由穷。前时相邀雨断道,今时不雨天亦风。乃知书生不解事,每以悭涩勤天公。兴来邂逅始一往,盯与纵辔随飞鸿。野棠阗子梅杏老,密叶尚带残花红。峥嵘屋宇吁可怪,无乃开辟烦丰隆。却寻危径山巉绝,俯仰旷野迷西东。
枯楠千岁遭风雷,披枝折干吁可哀。轮囷无用天所赦,秋水初落浮江来。嵌空宛转若耳鼻,峭瘦拔起何崔嵬。珠宫贝阙留不得,忽出洲渚知谁推。书窗正对云洞启,丛菊初傍幽篁栽。是间著汝颇宜称,摩挲朝暮真千回。天公解事雨十日,洗尽泥滓滋莓苔。一丘一壑吾所许,不须更慕明堂材。
羽族何微眇,交交作好音。远闻真似语,寂听本无心。倦舌沈荒坞,嬉群聒翠林。鷦鷯王佐笔,从此异凡禽。
渺渺江河流,蛟龙所为沼。高山苟无松,不如低平阜。洁身服休美,荣辱非所囿。孤航何翩翩,独往不我觏。眷言友仙乔,寤寐耿长抱。安得翔风鸾,栖神此蓬岛。
建溪激箭向南流,石齿如锋斗客舟。篙子踏歌浑不畏,行人遥望替生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