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缘识》

寂静人歌咏,愚情岂易知。
但求心自乐,不怕面相欺。
枉直回邪灭,颠狂道德持。
高明常鉴照,方寸欲何之。

作者介绍

宋太宗赵炅(九三九~九九七),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太祖弟,封晋王。开宝九年(九七六)即位,建元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在位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九。庙号太宗,葬永熙陵。见《宋史》卷四、卷五《太宗本纪》。有《御集》四十卷、《朱邸集》十卷、《逍遥咏》十卷、《缘识》五卷、《莲花心轮迴文偈颂》二十五卷、《迴文诗》四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等(《玉海》卷二八)。今《逍遥咏》、《缘识》有传本,《莲花心轮迴文偈颂》存有残卷,余均佚。 宋太宗诗,《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及《御制缘识》五卷,以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护教部露十所收爲底本,保留《逍遥咏》原注,并酌採弘教书院丽轻、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又据敦煌遗书《御制莲花心轮迴文偈颂》残卷,录偈十八首(含残章),编次爲第十七卷。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编次爲第十八卷。

作品评述

诗词:《缘识》

译文:
寂静的人在歌咏,
愚蠢的感情岂容易理解。
只愿心自得乐,
不怕面对欺骗。
正直抵挡邪恶的消亡,
颠倒狂妄坚守道德。
高尚的智慧常照世,
心灵的角落该何去何从。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宋太宗对于人性和道德的思考。诗中的寂静人,通过歌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但愚蠢的情感却难以被他人理解。然而,他只追求内心的快乐,不怕面对欺骗和伪善。他坚持正直,抵制邪恶的势力,同时保持颠倒狂妄的道德准则。高尚的智慧常常照亮他的道路,但他内心的矛盾和迷惑却让他不知该如何选择。

赏析:
《缘识》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人性和道德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于寂静人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姿态。他对于愚蠢的情感和欺骗的面目有着清醒的认识,只追求内心的自我满足,而不受外界的干扰。他坚守正直,抵挡邪恶的力量,并且持守着颠倒狂妄的道德观念,这种强烈的对立和矛盾使得诗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最后,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即高尚的智慧对于心灵的狭小空间究竟有何意义,这种犹豫和困惑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以简练而有力的表达方式,展示了作者对于人性和道德的探索和疑问。通过对于寂静人的形象描绘,以及对于内心矛盾的描写,诗中传递出一种哲思的氛围,引发读者对于生活和道德的思考。

  • 《玉楼春 寄长春子》

    何须求富并求贵。不必文章如白侍。研穷性命好生涯,保惜根源真活计。藏机隐密玄中最。肯向人前夸提对。琼浆玉液饮千钟,霞友云朋酬一

  • 《伐木》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宁适不来,微我弗顾。於粲洒扫,陈馈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伐木于阪,酾酒有

  • 《高庙灾董仲舒推说其意稿未上主父偃候仲舒私》

    老学推占后,奸人娼嫉初。怀私真诡计,候见窃成书。猛欲挤贤辙,宁思戒覆车。那知一回首,身已毙诛锄。

  • 《杨柳枝词八首》

    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陶令门前四五树,亚夫营里百千条。何似东都正二月,黄金枝映洛阳桥。依依褭褭复青青,句引春风无限情。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

  • 《春夜雪再用韵十首》

    一色寰区水墨天,子无尘翳自天然。惜乎官禁瓶无酒,胜赏空辜药玉船。

  • 《次花翁喜雪快晴韵》

    何人急急走灵符,扶醒摐摐十万夫。隘巷未收穿履迹,短檐已倚晒书儒。日开雪色如翻手,景属诗家费捻须。起望四山新入画,翠屏半是粉成图。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