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叙相迁亦可观,斜扉半掩半欹关。
诗吟海岳皆空尽,扇觉秋凉渐放闲。
树影临窗迷远思,渴禽恋水复飞还。
旋教摘果螟心话,叶木苍苍天地间。
宋太宗赵炅(九三九~九九七),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太祖弟,封晋王。开宝九年(九七六)即位,建元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在位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九。庙号太宗,葬永熙陵。见《宋史》卷四、卷五《太宗本纪》。有《御集》四十卷、《朱邸集》十卷、《逍遥咏》十卷、《缘识》五卷、《莲花心轮迴文偈颂》二十五卷、《迴文诗》四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等(《玉海》卷二八)。今《逍遥咏》、《缘识》有传本,《莲花心轮迴文偈颂》存有残卷,余均佚。 宋太宗诗,《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及《御制缘识》五卷,以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护教部露十所收爲底本,保留《逍遥咏》原注,并酌採弘教书院丽轻、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又据敦煌遗书《御制莲花心轮迴文偈颂》残卷,录偈十八首(含残章),编次爲第十七卷。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编次爲第十八卷。
《缘识》是宋代宋太宗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四个叙述来展示了一种变幻的景象,描绘了一种特殊的境界和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四叙相迁亦可观,
斜扉半掩半欹关。
诗吟海岳皆空尽,
扇觉秋凉渐放闲。
树影临窗迷远思,
渴禽恋水复飞还。
旋教摘果螟心话,
叶木苍苍天地间。
这首诗词的意境富有变幻和隐晦之感。诗人以四个叙述为线索,勾勒出一幅幅景象,表达了一种难以捉摸的境界和情感。
整首诗词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第一句中的“四叙相迁亦可观”显示出景象的变化和观赏的价值,暗示了作者对于变幻世事的理解和欣赏。接下来的两句“斜扉半掩半欹关,诗吟海岳皆空尽”描绘了一个半掩的门扉和无边无际的海岳,蕴含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境界,诗人在其中感受到了万物的虚空。
接下来的两句“扇觉秋凉渐放闲,树影临窗迷远思”表达了一种宁静和思索的情感。秋凉透过扇子的触感传达出来,与树影交织在一起,使人产生遥远的思绪和想象,引发内心的静谧与深沉。
最后两句“渴禽恋水复飞还,旋教摘果螟心话”通过描写鸟儿渴望水源的行为,传达出对自由和回归本性的渴望。最后一句“叶木苍苍天地间”以苍翠的叶木为背景,表达了一种生命的延续和融入天地的意象。
整首诗词以简洁、含蓄的语言描绘了变幻的景象和内心情感,展示了作者对于世间万象的独特领悟和抒发。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邃与空灵,引发自己对于人生和世界的思考与感悟。
一饱听钟鱼,浮生百念疎。不知门外事,长对案头书。白日闲中过,青山深处居。老天怜供薄,夜雨长园蔬。
当年心事几绸缪,长记天西玉一钩,客里近来嗟我倦,江边得得送君游。读书会有新功用,把酒聊寻旧倡酬。自愧不能追往事,但劳清梦绕螺州。
祖翁阃域,扑地掀天。亲切一回打透,不妨垂手入廛。
露下瑶簪湿,云生石室寒。星坛鸾鹤舞,丹灶虎龙蟠。
茫茫薄俗沸蚊蛆,礼义全无一点余。只得杜门对贤圣,专来教子读诗书。千般横直休干己,一切是非无问渠。若救乡邻为被发,风波转起挠吾庐。
青鞋不踏孤山路,辜负逋花今几度。那知别有姑射居,众谓孤山未必如。夙昔名传尤愿见,渴想此仙难觌面。朋来满口誉风神,俨若眼底逢佳人。枝间独具先天易,惟有太初心默识。雅游拟问古航船。索笑相亲须有缘。閒中积岁玩风月,虐甚祁寒饮霜雪。此往春浮雨露香,归来万玉争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