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汤洒浴更斋清,运动形躯四体轻。
魔鬼自然生怕怖,神魂必定转安宁。
从无入有皆真实,去住何难妙最精。
五行聚散归一体,灵源不用苦煎烹。
宋太宗赵炅(九三九~九九七),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太祖弟,封晋王。开宝九年(九七六)即位,建元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在位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九。庙号太宗,葬永熙陵。见《宋史》卷四、卷五《太宗本纪》。有《御集》四十卷、《朱邸集》十卷、《逍遥咏》十卷、《缘识》五卷、《莲花心轮迴文偈颂》二十五卷、《迴文诗》四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等(《玉海》卷二八)。今《逍遥咏》、《缘识》有传本,《莲花心轮迴文偈颂》存有残卷,余均佚。 宋太宗诗,《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及《御制缘识》五卷,以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护教部露十所收爲底本,保留《逍遥咏》原注,并酌採弘教书院丽轻、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又据敦煌遗书《御制莲花心轮迴文偈颂》残卷,录偈十八首(含残章),编次爲第十七卷。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编次爲第十八卷。
《缘识》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宋太宗。这首诗词以香汤洒浴和清心斋戒为背景,表达了身心合一的境界以及追求真实和安宁的信念。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缘识》中文译文:
沐浴香汤清心戒,
身轻如燕动无痕。
魔鬼畏惧心生怖,
神魂安然转无尘。
由无到有皆真实,
去住无难奥妙精。
五行聚散合一体,
灵源无需劳煎烹。
诗意和赏析:
《缘识》以洗浴和斋戒为背景,表达了追求内在和谐与心灵安宁的境界。香汤洗浴使身体轻盈,如同燕子在空中自由飞翔,完全不留痕迹。这种轻盈的状态使魔鬼感到恐惧,因为它无法侵犯或扰乱一个内心平和的人。诗人相信,只有通过洗净身体和心灵,才能达到内在的真实和平静。
诗词中提到的"由无到有皆真实"表达了一个哲学观点,指出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真实的,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去住无难奥妙精"则表达了超越世俗的智慧,摆脱对物质世界的执着,以达到内在的精神境界。
最后,诗词以五行为象征,指出宇宙万物的聚散和变化,归于一个统一的整体。灵魂的源泉是无需经过苦煎和烹煮的,它本身就是纯净的。
《缘识》通过洗净身体和心灵,追求内在的真实和平静,表达了对身心合一境界的追求。诗词中的哲学观点和对宇宙万物的思考,使这首诗词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内涵。
风透纱窗。叶落银床。夹缬林、吹下严霜。新篘浮蚁,班坐飞觞。有岩中秀,篱中艳,洛中香。金钿放蕊,玉粒争芳。惯年年、来趁清商。不应素节,还有花王。看正封诗,龟年调,太真狂。
莘渭当时已误来,商山芝老更堪哀。人生若要常无事,两颗梨须手自煨。
左右香童不识君,担簦访我领鸥群。山僧待客无俗物,唯有窗前片碧云。
沉水龙涎彻夜焚,桂宫芝馆结祥云。坛前才布诸天位,苑外先催学士文。
往岁游西谒李长,陇云秦树胜风光。分题红叶蛮牋腻,对举流霞彩袖香。宴洽翠娥连象榻,夜寒娇凤泥银黄。未知早晚重携手,惆怅而今鬓已苍。
竹杖芒鞋晚步迟,为贪山水有清晖。栖鸦已带残阳去,牧竖遥穿薄霭归。可保禅身终放浪,从教尘世名脂韦。閒中自有无穷乐,敢道麻衣胜锦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