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缘识》

功成一旦等闲休,岂信升沈满眼愁。
莫道盈虚干甚事,天仙灭静镇常幽。

作者介绍

宋太宗赵炅(九三九~九九七),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太祖弟,封晋王。开宝九年(九七六)即位,建元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在位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九。庙号太宗,葬永熙陵。见《宋史》卷四、卷五《太宗本纪》。有《御集》四十卷、《朱邸集》十卷、《逍遥咏》十卷、《缘识》五卷、《莲花心轮迴文偈颂》二十五卷、《迴文诗》四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等(《玉海》卷二八)。今《逍遥咏》、《缘识》有传本,《莲花心轮迴文偈颂》存有残卷,余均佚。 宋太宗诗,《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及《御制缘识》五卷,以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护教部露十所收爲底本,保留《逍遥咏》原注,并酌採弘教书院丽轻、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又据敦煌遗书《御制莲花心轮迴文偈颂》残卷,录偈十八首(含残章),编次爲第十七卷。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编次爲第十八卷。

作品评述

《缘识》是一首宋代诗词,由宋太宗创作。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缘识》的中文译文:
功成一旦等闲休,
岂信升沈满眼愁。
莫道盈虚干甚事,
天仙灭静镇常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和名利的思考和感悟。诗中的“功成一旦”,指的是一旦功名成就,一旦达到了自己追求的目标,就可以休息了。然而,作者对此持怀疑态度,并质疑是否真的可以轻易地达到这种休息的状态。他说:“岂信升沈满眼愁”,意味着即使功名成就,内心仍然充满忧虑和烦恼。

接下来的两句,“莫道盈虚干甚事,天仙灭静镇常幽”,表达了作者对人世间名利得失的淡然态度。他告诫人们不要过于追求功名利禄,因为这种追求是虚幻的,没有实际意义。他将“天仙灭静镇常幽”作为对世俗的嘲讽,意味着天仙们的安静和宁静,与尘世的喧嚣和浮躁形成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词通过对功名和名利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纷扰和功成名就的怀疑和冷静。它提醒人们不要过于追求外在的成功,而应该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静。这种思想在宋代文人中非常常见,被认为是儒家思想的一种表现,强调内在的修养和超脱尘世的境界。

  • 《题晏国师喝水岩》

    古砖出唐井,豫识国师名。於此坐禅处,喝回流水声。如何神晏塔,移作李纲茔。见说山中石,不平空自鸣。

  • 《谢李刚中》

    齐郎好诗风调清,语中有骨自老成。愈镵愈出当有名,朅来宣城盖为倾。文章不如金满籯,我昔曾力今乃惩。少年平步取公卿,安用学此误平生。

  • 《点绛唇 喜芍药发芽》

    红叶当*,朝来拨土红芽秀。画阑晴书。凭暖佳人袖。一粒丹砂,谁点仙根透。从今后。为渠酿酒。去作花闲友。

  • 《忆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

    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 《次答姚考成留别》

    别后相逢各问年,依然缘发对华颠。间云独占半间住,伴客那无一榻眠。酒为愁多全欠力,诗因料少未成联。却怜壁上留题句,时有间情到月边。

  • 《中春连日得雨雷亦应候》

    谁言白首意低摧,老子逢春亦乐哉!犁畔方吹社公雨,垄头又转阿香雷。睡余支枕听莺语,醉里题窗记燕来。更有山家堪喜事,吾孙上树欲千回。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