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四年立春节,喜遇韶光看白雪。
祥云景象一时呈,凝情霭郁比难说。
人心丕变颜容别,乐天顺叙皆胥悦。
土牛击后便駈耕,万物从兹萌芽发。
丽日迟迟影渐长,梅花岭上明皎洁。
欢抃陈仪隘九重,乾坤瑞气初融泄。
真风大布色无穷,春盘鲜盛排罗列。
隆兴焕耀太平宜,预祈丰稔名香爇。
浅情之人莫共语,引尔回邪非处所。
争似淡交得久长,小人终是无规矩。
宋太宗赵炅(九三九~九九七),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太祖弟,封晋王。开宝九年(九七六)即位,建元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在位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九。庙号太宗,葬永熙陵。见《宋史》卷四、卷五《太宗本纪》。有《御集》四十卷、《朱邸集》十卷、《逍遥咏》十卷、《缘识》五卷、《莲花心轮迴文偈颂》二十五卷、《迴文诗》四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等(《玉海》卷二八)。今《逍遥咏》、《缘识》有传本,《莲花心轮迴文偈颂》存有残卷,余均佚。 宋太宗诗,《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及《御制缘识》五卷,以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护教部露十所收爲底本,保留《逍遥咏》原注,并酌採弘教书院丽轻、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又据敦煌遗书《御制莲花心轮迴文偈颂》残卷,录偈十八首(含残章),编次爲第十七卷。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编次爲第十八卷。
《缘识》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宋太宗。这首诗词以描绘立春节的喜悦和韶光下白雪的美景为主题,表达了人心如春天般繁荣和万物复苏的喜悦情绪。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缘识》
淳化四年立春节,
喜遇韶光看白雪。
祥云景象一时呈,
凝情霭郁比难说。
人心丕变颜容别,
乐天顺叙皆胥悦。
土牛击后便駈耕,
万物从兹萌芽发。
丽日迟迟影渐长,
梅花岭上明皎洁。
欢抃陈仪隘九重,
乾坤瑞气初融泄。
真风大布色无穷,
春盘鲜盛排罗列。
隆兴焕耀太平宜,
预祈丰稔名香爇。
浅情之人莫共语,
引尔回邪非处所。
争似淡交得久长,
小人终是无规矩。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立春节的景象以及白雪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悦。作者借助祥云、凝情霭郁等意象,将春天的美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诗词中提到人心丕变颜容别,乐天顺叙皆胥悦,表达了人们在春季的喜悦情绪,人们的心情随着春天的到来而焕发出新的活力。土牛击后駈耕、万物萌芽发芽,描绘了大地复苏的景象,表达了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诗词中还描绘了阳光明媚、梅花明皎洁的景象,以及丰收、瑞气初融泄的吉祥气氛,表达了对繁荣和太平的祈愿。
最后两句诗词中,作者警示浅情之人不要轻易引回邪恶,而应像淡交一样保持久长的友谊。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小人行为的批评,认为小人没有规矩可循。
《缘识》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喜悦情绪,表达了对繁荣和太平的祈愿,同时融入了对人情世态的思考和对小人行为的批评,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道德准则的追求。
隐路高高入翠微,人亡宅在有馀悲。自圆溪月知吟处,不散岩云忆卧时。素壁尘昏三纪貌,白杨风老几寻枝。草堂故集篇篇好,要与商翁续紫芝。
先朝赐第白玉京,五世不出长安城。每闻三岁射策罢,诸生盛服趋天庭。禁门漏尽开九重,阙角仿佛晨光红。衣冠是日集殿下,金支翠旗色相射。空雷隐隐车转毂,鸣梢一声禁籞肃。须臾云开飞六龙,皇帝亲御蓬莱宫。宫槐满庭白日长,侍臣玉立分两厢。众星煌煌拱北极,龙须负扆天中央。
贝叶新传宝藏经,圣心端为福群生。从今物自无疵疠,安用桐君纪药名。
宫墙无地可穿窬,犹幸先人有敝庐。仕版可羞宁毁瓦,儒冠曾误枉收书。供柴我合同收炭,寄食君当自办蔬。此理晓然明似境,何须足下肆耕锄。
何处观文献,如公尚典刑。诗先获麟作,字本换鹅经。牛斗漫宝气,虚危须德星。无为偃薄计,不晚诏除听。
一别几寒暄,迢迢隔塞垣。相思长有事,及见却无言。静坐将茶试,闲书把叶翻。依依又留宿,圆月上东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