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缘识》

秋鏁烟岚日未曦,道情欲话老僧期。
旋烹茶竃心先喜,摇撼松风睡思迟。
鹤唳九霄堪入画,云平三界化无私。
真宗象教非虚说,对境成空是我师。

作者介绍

宋太宗赵炅(九三九~九九七),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太祖弟,封晋王。开宝九年(九七六)即位,建元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在位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九。庙号太宗,葬永熙陵。见《宋史》卷四、卷五《太宗本纪》。有《御集》四十卷、《朱邸集》十卷、《逍遥咏》十卷、《缘识》五卷、《莲花心轮迴文偈颂》二十五卷、《迴文诗》四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等(《玉海》卷二八)。今《逍遥咏》、《缘识》有传本,《莲花心轮迴文偈颂》存有残卷,余均佚。 宋太宗诗,《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及《御制缘识》五卷,以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护教部露十所收爲底本,保留《逍遥咏》原注,并酌採弘教书院丽轻、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又据敦煌遗书《御制莲花心轮迴文偈颂》残卷,录偈十八首(含残章),编次爲第十七卷。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编次爲第十八卷。

作品评述

《缘识》是宋代皇帝宋太宗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修道与禅理的向往和追求。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缘识

烟雾缭绕,清晨未曦阳光照射。我的心灵渴望与一位老僧交谈,分享我们对修道的期望和追求。烧开的茶壶中的香气让我心满意足,轻轻晃动的松树叶带着慵懒的思绪。

鹤鸣声穿越九重霄汉,仿佛可以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云朵安静地漂浮在天空中,超越了三界的纷争和私欲。真正的修道之道不是虚妄的言辞,对境界的领悟使我心中的空灵成为我的导师。

诗词《缘识》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宋太宗对修道与禅理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烟雾、茶香、松树以及天空中的鹤鸣和云朵,都是诗人感悟和体验修道境界的象征。它们以自然景物的形式展现出超越尘世的境界和宁静的心灵状态。诗人通过与老僧的对话,表达了他对修道生活的渴望,并认为真正的修道之道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对境界的领悟和体悟。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意境深远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修道境界的向往和对内心寂静的追求。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修道和禅理的渴望。诗中的烟雾、茶香、松树、鹤鸣和云朵,都是象征着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内心宁静的存在。通过与老僧的对话,诗人表达了对修道生活的向往,并强调真正的修道之道应该是通过对境界的洞察来实现的,而不是空洞的理论。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传达了诗人对修道境界和内心安宁的追求。

  • 《桂花》

    一秋无雨亦无风,比似常年迥不同。鼻观了无分别想,道人结心本来空。

  • 《苏武慢》

    玉砌雕阑,朱门紫陌,争似道人茅宇。尊有新醪,盘无兼味,自傍小溪垂缕。富贵何淫,贱贫亦乐,此外更无他语。有时将明月为家,或共白云为侣。还俯视、六合之间,茫茫何物,不入灵台丹府。绿水青山,野花啼鸟,已把此心留住。梦熟黄梁,尘飞沧海,转首便为千古。问雪堂、归去何

  • 《绮寮怨》

    满院荼蘼开尽,杜鹃啼梦醒。记晓月、绿水桥边,东风又、折柳旗亭。蒙茸轻烟草色,疏帘净、乱织罗带青。对一尊、别酒初斟,征衫上、点滴香泪盈。几度恨沈断云,飞鸾何处,连环尚结双琼。一曲琵琶,湓江上、惯曾听。依依翠屏香冷,听夜雨、动离情。春深小楼,无心对锦瑟、空涕零

  • 《雨》

    历历愁心乱,迢迢独夜长。春帆江上雨,晓镜鬓边霜。啼鸟云山静,落花溪水香。家人亦念我,与汝黯相忘。

  • 《赠鲁直》

    相逢不用蚤,论交宜晚岁。平生易诸公,斯人真可畏。见之三伏中,凛凛有寒意。名下今有人,胸中本无事。神物护诗书,星斗见光气。惜无千人力,负此万乘器。生前一樽酒,拨弃独何易。我亦奉斋戒,妻子以为累。子如双井茶,众口愿其尝。顾我如麦饭,犹足填饥肠,陈诗传笔意,愿立

  • 《送庞佑甫五首》

    燕鸿望南飞,春至还北去。托食波浪中,潇湘几回渡。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