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缘识》

阿谀顺旨察来情,瞽者忩忩不可行。
亲亲友爱慈敦睦,凡言俗态谩缠萦。

作者介绍

宋太宗赵炅(九三九~九九七),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太祖弟,封晋王。开宝九年(九七六)即位,建元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在位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九。庙号太宗,葬永熙陵。见《宋史》卷四、卷五《太宗本纪》。有《御集》四十卷、《朱邸集》十卷、《逍遥咏》十卷、《缘识》五卷、《莲花心轮迴文偈颂》二十五卷、《迴文诗》四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等(《玉海》卷二八)。今《逍遥咏》、《缘识》有传本,《莲花心轮迴文偈颂》存有残卷,余均佚。 宋太宗诗,《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及《御制缘识》五卷,以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护教部露十所收爲底本,保留《逍遥咏》原注,并酌採弘教书院丽轻、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又据敦煌遗书《御制莲花心轮迴文偈颂》残卷,录偈十八首(含残章),编次爲第十七卷。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编次爲第十八卷。

作品评述

《缘识》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宋太宗。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阿谀顺旨察来情,
瞽者忩忩不可行。
亲亲友爱慈敦睦,
凡言俗态谩缠萦。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对真诚和友谊的赞美,并批评了虚伪和俗气的言谈举止。下面是该诗的诗意和赏析:

诗的开头写道,“阿谀顺旨察来情”,意味着只有迎合权势和君主的人才能够观察到真实的情感。这里的“阿谀顺旨”指的是虚伪的奉承迎合,而“察来情”表示能够洞察到事情的真相。这种情况下,只有那些不具备眼力的人才会快乐地行动,即“瞽者忩忩不可行”。这里的“瞽者”可以理解为没有明察力的人,他们追随权势,但却没有真正的洞察力。

接下来的两句诗,“亲亲友爱慈敦睦,凡言俗态谩缠萦”,表达了对亲情和友情的称赞,以及对虚伪和庸俗言谈的批评。这里的“亲亲友爱”指的是亲人和朋友之间的真挚情感,而“慈敦睦”表示关爱和和睦。相对地,作者认为那些言谈庸俗、虚伪的人只是在说一些毫无意义的话,缠绕着人们的心思,没有真实的价值。

整首诗词通过对真诚和友情的赞美,对虚伪和俗气的批评,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真实与虚伪之间的对比。它呼吁人们要珍视真诚和友谊,远离虚伪和俗气,以实实在在的情感和交往来丰富人生。

  • 《呈康总管相公》

    古汴文章伯,来为我郡侯。一心天不夜,千里用长秋。政压龚黄辈,诗侪李杜俦。雷门持布鼓,肯瞩电光不。

  • 《还韦度支韶程集》

    岭南为郡带名曹,万里江山兴咏饶。皇宋声诗归雅正,有唐门地本逍遥。雪霜思苦虽侵鬓,金紫恩深已佩腰。旧草满囊胜薏苡,几联乘醉写芭蕉。进来圣主回天眷,抄逐蛮僧过海潮。何事曹南得披览,韶程风什似闻韶。

  • 《自入南与二陆丈游知其为侍郎族也小陆丈除钦》

    屈指江山好,南中古晋康。龙潜开王气,燕寝贮清香。恩数优新守,君王奉太皇。政成归奏最,小陆亦为郎。

  • 《问答》

    凤于飞,差差粹羽今逢时。桐花正美矞雪乱,家庭玉树须来仪。

  • 《呈曾仲躬侍郎》

    公道欣从禁路开,世家今有伟人来。共推掌学文清手,突过谈兵杜牧才。老眼知人明月竟,时情荐士冷稭灰。诗章活法从公了,要使诸方听若雷。

  • 《惜春令》

    春梦无凭犹懒起。银烛尽、画帘低垂。小庭杨柳黄金翠,桃脸两三枝。妆阁慵梳洗。闷无绪、玉箫抛掷。絮飘纷纷人疏远,空对日迟迟。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