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缘识》

中秋旱直至腊月,忧烦情绪不堪说。
暗祈顶戴上玄穹,今日高明降瑞雪。
时闻喜处万千家,片逐渐戏风四六花。
寒透衣宽何所思,红炉旋暖酒须夸。
触面来往浑无力,几处人怜几处惜。
想得欢心尽一般,先报田农后稼穑。
呈祥天地共盈怀,白沙拥砌玉为阶。
动静苍生绝灾害,安康四叙压氛霾。

作者介绍

宋太宗赵炅(九三九~九九七),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太祖弟,封晋王。开宝九年(九七六)即位,建元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在位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九。庙号太宗,葬永熙陵。见《宋史》卷四、卷五《太宗本纪》。有《御集》四十卷、《朱邸集》十卷、《逍遥咏》十卷、《缘识》五卷、《莲花心轮迴文偈颂》二十五卷、《迴文诗》四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等(《玉海》卷二八)。今《逍遥咏》、《缘识》有传本,《莲花心轮迴文偈颂》存有残卷,余均佚。 宋太宗诗,《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及《御制缘识》五卷,以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护教部露十所收爲底本,保留《逍遥咏》原注,并酌採弘教书院丽轻、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又据敦煌遗书《御制莲花心轮迴文偈颂》残卷,录偈十八首(含残章),编次爲第十七卷。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编次爲第十八卷。

作品评述

《缘识》是一首宋代诗词,由宋太宗所作。诗词以描绘中秋至腊月期间的旱情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烦和焦虑。然而,诗人在自己的忧虑中,默默地祈求上天降下一场雪,带来丰沛的降雨,以安抚人们的心情。

整首诗词以中秋至腊月为时间背景,通过描写天气干燥、旱情严重的现象,展现了大地的荒凉和人们的苦闷。诗人以自身感受为切入点,借此抒发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然而,在诗人的内心深处,他仍然怀有一线希望和信仰。他默默地祈求上天,希望能够蒙受恩泽,降下一场瑞雪,以解除旱情,带来欣欢和丰收的前景。这种祈愿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类命运的关切。

诗词中还提到了一些喜庆的场景,即便在旱情困扰下,人们仍然能够欢庆节日,通过戏风四六花和饮酒取暖,来寻求一些安慰和快乐。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转而表达了对社会的思考和关怀。他强调人们应该注重农业生产,为了确保粮食的丰收,应该先关注农田的耕种,而不是满足自身的欢乐。这种观念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关怀。

最后几句诗中,诗人描绘了一个祥和繁荣的场景,以白沙砌成的玉阶为象征,代表着社会的安宁与繁华。他希望社会能够摆脱灾害和困苦,迎来安康和幸福的境遇。

整首诗词通过对旱情和诗人内心的描绘,凸显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人以自身的感受和思考,抒发了对社会的关怀和对人类命运的思索。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展现了宋代诗人的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

  • 《迁谪江表久未归》

    一自经放逐,裴回无所从。便为寒山云,不得随飞龙。名岂不欲保,归岂不欲早。苟无三月资,难适千里道。离心与羁思,终日常草草。人生年几齐,忧苦即先老。谁能假羽翼,使我畅怀抱。

  • 《宣公祠》

    相唐德丛复兴隆,仁义条陈百奏中。正欲谏君今别驾,延龄更不念孤忠。

  • 《送程建用宣德西归》

    昔与君同巷,参差对柴荆。艰难奉老母,弦歌教诸生。藜藿饱臧获,布褐均弟兄。贫贱理则穷,礼义日益明。我亲本知道,家有月旦评。逡巡户牖间,时闻叹息声。善恶不可诬,孝弟神所听。我见此家人,处约能和平。它年彼君子,岂复地上行。尔来三十年,遗语空自惊。松阡映天末,苦泪

  • 《有感》

    一蝗东方来,孕子九十九。未出婪酣肚,已办馋{左饣右崇}口。漫天自成幕,扫地不用帚。一朝霜风寒,何处弄百丑。

  • 《十虫吟》

    虫有卖油公,什伍处阴湿。长脚如蠨蛸,爱莫能助细走不及。儿童反接之,邀其吐微汗。所挟虽不多,坐此遭攟拾。

  • 《句》

    家里已无回日信,路边空有望乡牌。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