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缘识》

上短下长人莫笑,信缘披得便前行。
衣裳不是颠来倒,凭仗丹青画取成。

作者介绍

宋太宗赵炅(九三九~九九七),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太祖弟,封晋王。开宝九年(九七六)即位,建元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在位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九。庙号太宗,葬永熙陵。见《宋史》卷四、卷五《太宗本纪》。有《御集》四十卷、《朱邸集》十卷、《逍遥咏》十卷、《缘识》五卷、《莲花心轮迴文偈颂》二十五卷、《迴文诗》四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等(《玉海》卷二八)。今《逍遥咏》、《缘识》有传本,《莲花心轮迴文偈颂》存有残卷,余均佚。 宋太宗诗,《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及《御制缘识》五卷,以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护教部露十所收爲底本,保留《逍遥咏》原注,并酌採弘教书院丽轻、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又据敦煌遗书《御制莲花心轮迴文偈颂》残卷,录偈十八首(含残章),编次爲第十七卷。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编次爲第十八卷。

作品评述

《缘识》是宋代皇帝宋太宗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一种深邃的诗意,寄托了作者对缘分的理解和对艺术的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上短下长人莫笑,
信缘披得便前行。
衣裳不是颠来倒,
凭仗丹青画取成。

诗词的诗意是通过描绘人生的短暂和命运的不可预测性,表达了一种对缘分的深刻感悟。作者告诫人们不要嘲笑那些在短暂的人生旅程中取得成功的人,因为他们相信并顺应着命运的安排,不轻易放弃。诗中的“信缘披得便前行”寓意着人们应该相信缘分,顺应机遇,积极向前迈进。

接下来的两句“衣裳不是颠来倒,凭仗丹青画取成”则表达了对艺术的推崇和追求。这里的“衣裳”可以理解为外在的物质表象,而“丹青画”则象征艺术创作。诗词传达了一种观点,认为成功并非偶然而来,而是需要依靠不断的努力和艺术的创造力。这也可以视作对人生的一种启示,告诉人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智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通过对缘分和艺术的探讨,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追求进步的精神。它鼓励人们相信缘分、顺应机遇,并以自己的努力和创造力去追求成功和美好的人生。

  • 《秋晚杂兴》

    置酒何由办咄嗟,清言深媿淡生涯。聊将横浦红丝磑,自作蒙山紫笋茶。

  • 《即席》

    家住丛台旧,名参绛圃新。醉波疑夺烛,娇态欲沈春。伴雨聊过楚,归云定占秦。桃花正浓暖,争不浪迷人。

  • 《上李丈尚书》

    天孙司经纬,专巧上帝旁。星缕日月针,几经补苍苍。弭节游人间,帝服无文章。寒女一机素,未知作衣裳。再拜愿祈巧,精神通渺茫。但恐云车回,虚无往路长。

  • 《题文与可墨竹(并叙)》

    故人文与可为道师王执中作墨竹,且谓执中勿使他人书字,待苏子瞻来,令作诗其侧。与可既没八年而轼始还朝,见之,乃赋一首。斯人定何人,游戏得自在。诗鸣草圣余,兼入竹三昧。时时出木石,荒怪轶象外。举世知珍之,赏会独予最。知音古难合,奄忽不少待。谁云死生隔,相见如龚

  • 《争族侄入幕》

    冲寒谒子陵,好挹钓台清。若遇多梅处,须宽半日程。少年先器识,实地作功名,太守贤明甚,当如事父兄。

  • 《过采石有感》

    短衣射虎早霜天,叹息南山又七年。唾手每思双羽箭,快心初见万楼船。平波漫漫看浮马,高柳阴阴听乱蝉。明日重寻石头路,醉鞍谁与共联翩?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