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缘识》

不曾师受有文章,天与聪明作久长。
道味自然玄境外,凡中奇异必非常。

作者介绍

宋太宗赵炅(九三九~九九七),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太祖弟,封晋王。开宝九年(九七六)即位,建元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在位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九。庙号太宗,葬永熙陵。见《宋史》卷四、卷五《太宗本纪》。有《御集》四十卷、《朱邸集》十卷、《逍遥咏》十卷、《缘识》五卷、《莲花心轮迴文偈颂》二十五卷、《迴文诗》四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等(《玉海》卷二八)。今《逍遥咏》、《缘识》有传本,《莲花心轮迴文偈颂》存有残卷,余均佚。 宋太宗诗,《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及《御制缘识》五卷,以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护教部露十所收爲底本,保留《逍遥咏》原注,并酌採弘教书院丽轻、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又据敦煌遗书《御制莲花心轮迴文偈颂》残卷,录偈十八首(含残章),编次爲第十七卷。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编次爲第十八卷。

作品评述

诗词:《缘识》

不曾师受有文章,
天与聪明作久长。
道味自然玄境外,
凡中奇异必非常。

中文译文:

从未受过师长的教诲,
天赋与智慧长期共处。
道的滋味超越自然的奥妙,
凡人中的奇异必然非同寻常。

诗意和赏析:

《缘识》是宋太宗创作的一首诗词,通过简洁有力的文字表达了一种超越凡人的智慧与境界。诗中描述了作者并没有通过师长的指导和教诲,但却拥有超乎寻常的才智和聪明。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与作者与生俱来的才智相伴随,成为他一生的伴侣。

诗词第二句中的"天与聪明作久长"表达了作者与天赋才智的长期共存。这种与生俱来的智慧不仅是作者个人的特质,也是一种与天地相通的状态。这种超越常人的智慧使作者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深层次的意义。

第三句"道味自然玄境外",强调了作者对于道的领悟超越了人们通常所能理解的范畴。道在这里指的是宇宙万物的真理和本源,是超越人类智慧的存在。作者通过自然界的观察和对内心的感悟,超越了尘世的束缚,进入了玄妙的境界。

最后一句"凡中奇异必非常"表达了作者对于世间万物的独特见解。他认为一切凡人中的奇异和特殊之处必然超出寻常。这种看似简单的描述,实际上蕴含了对于人性和世界的深刻洞察,强调了作者对于智慧和境界的独特认知。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意味深长的文字,展示了作者超越尘世的智慧和境界。它表达了作者的自信和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同时也激发了读者对于智慧和境界的探索和思考。

  • 《过僧房》

    一饱听钟鱼,浮生百念疎。不知门外事,长对案头书。白日闲中过,青山深处居。老天怜供薄,夜雨长园蔬。

  • 《送彭应期下鄱阳》

    当年心事几绸缪,长记天西玉一钩,客里近来嗟我倦,江边得得送君游。读书会有新功用,把酒聊寻旧倡酬。自愧不能追往事,但劳清梦绕螺州。

  • 《偈颂一百零九首》

    祖翁阃域,扑地掀天。亲切一回打透,不妨垂手入廛。

  • 《赠吴生》

    露下瑶簪湿,云生石室寒。星坛鸾鹤舞,丹灶虎龙蟠。

  • 《邻舍横逆》

    茫茫薄俗沸蚊蛆,礼义全无一点余。只得杜门对贤圣,专来教子读诗书。千般横直休干己,一切是非无问渠。若救乡邻为被发,风波转起挠吾庐。

  • 《为徐太初友人陈府判赋梅居饯行》

    青鞋不踏孤山路,辜负逋花今几度。那知别有姑射居,众谓孤山未必如。夙昔名传尤愿见,渴想此仙难觌面。朋来满口誉风神,俨若眼底逢佳人。枝间独具先天易,惟有太初心默识。雅游拟问古航船。索笑相亲须有缘。閒中积岁玩风月,虐甚祁寒饮霜雪。此往春浮雨露香,归来万玉争辉光。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