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边百亩古民田,田外新围截半川。
六七月间天不雨,若为车水到山边。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园田叹四绝》
山边百亩古民田,
田外新围截半川。
六七月间天不雨,
若为车水到山边。
中文译文:
山边有一百亩的古老民田,
田外新的围墙截住了半个河川。
在六七月期间,天空不下雨,
仿佛为了等待车水的到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园田叹四绝》是宋代范成大所作,通过描绘一幅山边百亩古民田的景象,表达了对干旱缺水的忧虑和对车水人潮的期盼之情。
首先,诗中描述了山边的百亩古民田和田外的新围墙。这里的古民田代表了历史的积淀和人们对土地的依赖,而新围墙则象征着现代社会的变迁和城市化的发展。这种对比营造出一种时代交替的氛围。
接着,诗人提到了六七月间天空不下雨的情景。这里的干旱象征着自然环境的困境,也可以理解为人们生活的困顿和物质的匮乏。天空不下雨使得田地干涸,种植农作物的希望也变得渺茫。
最后两句"若为车水到山边"表达了诗人对繁华的向往和期待。车水人潮的到来代表着繁荣和富裕的景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田地的荒凉和干燥。诗人希望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寓意深远的场景,通过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对社会变迁和人生困境的思考。它既反映了宋代社会的现实问题,也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风折新英,雨肥繁实,又还如豆。玉核初成,红腮尚浅,齿软酸透。粉墙低亚,佳人惊见,不管露沾襟袖。一枝钗子未插,应把手挼频嗅。相思病酒,只因思此,免使文君眉皱。入鼎调羹,攀林止渴,功业还依旧。看看飞燕,衔将春去,又将欲、黄昏时候。争如向、金盘满捧,共君王对酒。
千门庭燎照楼台,总为年光急急催。半夜腊因风卷去,五更春被角吹来。宁无好鸟思花发,应有游鱼待冻开。不是多岐渐平稳,谁能呼酒祝昭回。
映空终日但如丝,安得垂檐似绠縻。须作深秋霜雨想,要无遗恨俗晴时。
直庐仙掖近,春气曙犹寒。隐隐银河在,丁丁玉漏残。微风飘更切,万籁杂应难。凤阁明初启,鸡人唱渐阑。静宜来禁里,清是下云端。我识朝天路,从容自整冠。
去留出处勿相关,炼得心丹已九还。自有文章为鼓吹,只将廓庙等云山。百年有酒堪留念,万事无心忘驻颜。郎署分符旧名姓,安知不在覆盂间。
千寻万仞峰,灵宝号何从。盛立同吾道,贪程阻圣踪。岭奇应有药,壁峭尽无松。那得休于是,蹉跎亦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