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怨王孙(春暮)》

帝里春晚。
重门深院。
草绿阶前,暮天雁断。
楼上远信谁传。
恨绵绵。
多情自是多沾惹。
难拚舍又是寒食也。
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
浸梨花。

作者介绍

李清照(一○八四—?),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格非女。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适当时爲太学生的赵明诚,时年十八,夫妻共事铅椠。崇宁元年(一一○二)父入党籍。宣和三年(一一二一),随夫宦居莱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明诚知江宁府,时金兵南侵,遂载书赴江宁。三年,明诚改知湖州,途中病卒,清照流寓浙东各地。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赴临安府,夏,再适张汝舟,未几即离异(《云麓漫抄》卷一四、《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五八)。四年,撰《金石录后序》(《容斋四笔》卷五)。晚年表上《金石录》于朝(《隶释》卷二六),卒年七十余(《渭南文集》卷三五《夫人孙氏墓志铭》)。清照工于诗文,尤以词擅名,爲宋代婉约派大家。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一作十二卷(《邵斋读书志》卷一九),又《易安词》六卷(《宋史·艺文志》),皆已散佚,仅有《打马图经》一卷传世。近人辑有《李清照集》、《漱玉集注》等。事见《金石录后序》。 李清照诗,据有关载籍所录,并参考一九七九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编爲一卷。

作品评述

《怨王孙(春暮)》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帝里春晚,重门深院。
草绿阶前,暮天雁断。
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
多情自是多沾惹,难拚舍又是寒食也。
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
浸梨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傍晚的场景。在皇宫里,春天已经接近尾声,重门深闭,院子里长满了青翠的草。天色渐暮,飞往南方的雁群已经消失在天空中。在楼上,远方传来了一封信,使得诗人的思念之情更加深厚。她心中的痛苦和悲伤难以言表,只有多情的人才会深受其苦,放弃也是如同寒食一般的冷苦。在安静的巷陌上,秋千荡起,人们静静地赏月,皎洁的月光斜照下,弥漫着梨花的香气。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春天傍晚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和痛苦。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描绘,如草绿、暮天雁断、多情、寒食、皎月等,使诗词更具有画面感和情感表达力。诗人以巧妙的文字将她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展示了她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离别的痛苦。最后,诗人以秋千和皎月的描写,构建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夜景,与前面的痛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首诗词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生活中离别痛苦的感受,同时又展示了她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宁静夜景的渴望,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 《咏史诗·章华台》

    茫茫衰草没章华,因笑灵王昔好奢。台土未干箫管绝,可怜身死野人家。

  • 《临江仙(和元遗山题扬州平山堂)》

    二十四桥明月好,暮年方到扬州。鹤飞仙去总成休。襄阳风笛急,何事付悠悠。几阕平山堂上酒,夕阳还照边楼。不堪风景事回头。淮南新枣熟,应不说防秋。

  • 《满江红(寿傅尚书)》

    瑞霭秋空,银河里、非烟非雾。应想是、岳钟神秀,再生伊传。昨夜五云随梦入,今朝万象朝元去。正六星、炳炳耀文昌,循初度。五马贵,多文富。人品异,心期古。似冰清瑶水,玉森元圃。天子方将循异政,灵孙又合为霖雨。问汾阳、几考在中书,从今数。

  • 《莫子章惠蒲萄》

    惯病宜秋早,分甘荷岁寒。骊珠初压架,马乳又堆盘。酒美夸重醒,书成欠百端。不须烦广利,移种眩长安。

  • 《满江红》

    墙下松筠,并手种、花窠尽著。试屈指、一年前事,恍然如昨。繁杏新荷春夏景,疏梅细菊秋冬约。渭川翁、随分小生涯,些官爵。分物我,争强弱。都做梦,谁先觉。好一条平路,是人迷却。斑鬓已灰心里事,瘦藤谩挂瓢中药。愿当今、四海九州人,同欢乐。

  • 《念奴娇 孝陵》

    东南王气,扫偏安旧习,江山整肃。老桧苍松盘寝殿,夜夜蛟龙来宿。翁仲衣冠,狮麟头角,静锁苔痕绿。斜阳断碣,几人系马而读。闻说物换星移,神山风雨,夜半幽灵哭。不记当年开国日,元主泥人泪簇。蛋壳乾坤,丸泥世界,疾卷如风烛残。老僧山畔,烹泉只取一掬。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