磊落东游客,磨跎但过僧。
有怀千不足,自顾百无能。
旧日名城酒,他时梦境灯。
放歌声激烈,醉倒睡腾腾。
刘过(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多次应举不第,终生未仕。刘过是抗金志士,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復中原方略,未被采纳。漂泊江淮间,与主张抗战的诗人陆游、陈亮、辛弃疾等多有唱和。晚年定居崑山。宁宗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明陈谔《题刘龙洲易莲峰二公墓》)。有《龙洲道人集》十五卷。事见元殷奎《復刘改之先生墓事状》、杨维桢《宋龙洲先生刘公墓表》、明万历《崑山志》卷三。 刘过诗,以原八千卷楼藏明嘉靖刊《龙洲道人诗集》(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龙洲集》(简称四库本)、《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汲古阁影宋抄本《宋群贤六十家小集·龙洲道人集》(简称六十家集)文字与《江湖小集》基本相似,酌予出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元宵偶书》是宋代诗人刘过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东游客的心境和情感。诗人形容自己像一位孤独的僧人,行走在陌生的地方。他怀抱着许多愿望和梦想,却觉得自己能力有限,无法实现所有的愿望。
诗中提到了过去曾经畅饮过的名城美酒,以及将来可能会有的梦幻景象。诗人表达了自己豪放的歌声,醉倒在梦幻中的情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子在异乡的孤寂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人借用东游客和僧人的形象,将自己的心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失落感,同时也透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这种情感的对比和冲突为诗增添了一种深沉的情绪。
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东游客和僧人这两个形象的对比,凸显了诗人的内心矛盾和无助感。另外,诗人运用了直接而生动的描写方式,使读者能够直接感受到诗人心境中的情感起伏。
整首诗意味深长,透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无奈。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渴望,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对未来的期待。
禹世龙门巧凿人,传来心法妙通神。倩渠斲取擎天柱,撑拄明堂亿万春。
功掩萧何第,名越崔氏堂。孤忠扶社稷,一德契穹苍。金碧飞翚外,鸾虬结绮旁。落成纷燕贺,弱羽得高翔。
吴中秋晚气犹和,疾竖其如此老何?鸟语渐稀人睡美,木阴初薄夕阳多。扫园日日成幽趣,抚枕时时亦浩歌。车辙久空君勿叹,文殊自解问维摩。
春华建安曹子建,秋实西京张释之。父事刑颙奴七子,黄初便作万年期。
人间恶鸟栖金屋,海上楼船驾飓风。国破忠臣惟有死,天亡卷土亦无功。英雄俯仰成遗恨,元气分明托数公。千古翔龙何处是,精魂依旧绕行宫。
双鸳池沼水融融。桂堂东。又春风。今日看花,花胜去年红。把酒问花花不语,携手处,遍芳丛。留春且住莫匆匆。秉金笼。夜寒浓。沈醉插花,走马月明中。待得醒时君不见,不随水,即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