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灯何似千灯,千灯争如一月。
虽云屋下荧煌,不若空中皎洁。
笙歌万井喧哗,车马九衢填咽。
老子静对婵娟,自是一般奇绝。
混沌灯意略同,矫俗救奢良诀。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元宵小饮游人填塞殊可厌》是宋代姜特立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盏明灯虽然不如千盏明灯的璀璨,但千盏明灯也无法与一轮明月的洁白相比。尽管屋内的灯光明亮,却无法与空中的明月相媲美。笙歌和万家的灯火嘈杂喧闹,车马在繁华的大街上拥挤穿梭。只有我一个人静静地对着明月,才能感受到与众不同的美妙。这种混沌的灯火寓意相似,是纠正庸俗和挽救奢侈的良策。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元宵节的景象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繁华喧嚣的城市生活和庸俗奢华的审美趣味的反思。诗中以明灯和明月作为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内心深处纯净高雅之美的追求。
首句"一灯何似千灯,千灯争如一月"将明灯和明月进行对比,表达了一种审美上的观点。明灯虽然众多,但璀璨的程度不如一轮明月的洁白明亮。这种对于纯净高雅之美的追求反映了作者对于庸俗世俗的拒绝。
接下来的句子描述了城市中的繁华景象。笙歌和万家的灯火喧闹,车马在大街上来往拥挤。这些景象充斥着城市的每个角落,填塞着人们的视线和思绪。而在这喧嚣中,作者选择独自面对明月,通过与明月的对话,体味独特的美妙。
最后两句"混沌灯意略同,矫俗救奢良诀"表达了作者的审美态度和价值观。作者认为混沌的灯火与纠正庸俗和挽救奢侈的良策是相似的。这里的混沌灯意指的是城市中的繁华景象和热闹氛围,而矫俗救奢则是对于庸俗和奢华的批判。
整首诗词以对比和反思为主题,通过对明灯和明月、繁华景象和静谧月光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于内心纯净高雅之美的追求和对于庸俗世俗的拒绝。诗词的语言简练,意境清秀,表达了作者对于审美和人生的独特见解,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沈沈百尺馀,功就岂斯须。汲早僧出定,凿新虫自无。藏源重嶂底,澄翳大空隅。此地如经劫,凉潭会共枯。
西行殊未已,东望何时还。终日风与雪,连天沙复山。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相忆不可见,别来头已斑。
历阳南望极,岸远石城危。去梦惊潮断,行吟见雁随。淮帆向风阔,楚木落秋迟。到日应间卧,公心帝自知。
造化雕镌巧,真成一洞天。曾将修蟒逐,却许蛰龙眠。石现金刚足,泉流仙客田。炷香吾道者,色体尚依然。
公子风流更可人,仙家问讯柳湖春。烦公瓮下一杯水,洗我胸中百斛尘。
均为横目民,贤否天壤异。苟怀长者心,必徇君子义。道途分两岐,书木立标识。行人免颠迷,岂不亦一惠。大泽陷项王,亡楚固天意。奈何效田父,动以绐为智。军旅比骚动,所至迟迁避。有屋空无人,有人门亦闭。隔篱缪云云,前有佳店肆。荒榛狼虎间,日暮竟无诣。嘻其孰使然,险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