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炉汤鼎煮孤灯,禅版蒲团老病僧。
儿女强修元夕供,玉蛾先避雪鬅鬙。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元夕》
药炉汤鼎煮孤灯,
禅版蒲团老病僧。
儿女强修元夕供,
玉蛾先避雪鬅鬙。
中文译文:
药炉汤鼎煮着孤灯,
禅版蒲团上坐着年迈的僧人。
儿女们努力准备元夕的祭品,
玉蛾早已飞入雪花飘飞之中。
诗意:
这首诗是范成大在宋代创作的,通过描绘元夕夜晚的景象,传达了作者对家庭团聚和人情淡漠的思考。诗中通过几个意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赏析:
《元夕》这首诗词以冬夜的元夕为背景,通过药炉、汤鼎、孤灯等形象描绘了寂静的氛围。药炉和汤鼎煮沸的火光照亮了孤灯,寓意家中仅有的一盏灯火。禅版蒲团上坐着的老病僧人,给人一种宁静与安详的感觉,也反映了岁月的沧桑和生命的有限。
诗的下半部分描述了儿女们努力准备元夕祭品的情景。儿女们为了元夕的供品而努力修行,表现出他们对家庭团聚的渴望和对传统节日的重视。玉蛾则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它在雪花纷飞之前早已躲避,这暗示着作者对人情冷漠和家庭团圆的失落与无奈。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元夕夜晚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家庭团聚和人情淡漠的思考。通过对比寂静的家庭和外部世界的繁忙与冷漠,诗中流露出对家庭温暖与团聚的渴望,以及对现实冷漠的无奈。这首诗通过寥寥数语,唤起读者对亲情和人情的共鸣,给人以深思。
辄从荀玉镇扶风,政事龚黄一样同。白发归田嗟我老,黑头入相属之公。萧然旧菊荒芜里,欣在甘棠蔽芾中。诏下鸳湖天咫尺,好风行送画船东。
田家无五行,水旱卜蛙声。牛犊乘春放,儿童候暖耕。池塘烟未起,桑柘雨初晴。步晚香醪熟,村村自送迎。
行不记。贪看远峰颦翠。风约柳花吹又起。故黏行客袂。老大浑无欢意。不为伤春憔悴。茅屋数间修竹里。日长春睡美。
鹤驾腾空春复秋,淡烟寒日锁林丘。夕郎自是金门客,莫更临风思远游。
十年三赴四陵朝,又逐诸公一举镳。龙尾道瞻回辇近,马蹄尘送入山遥。天开野色川原净,日出城头雾雨消。无数晚花秋树里,未须风物向春饶。
蜀郡方齐鲁,文翁迈儁贤。箕裘承宪业,星宿近台躔。宇宙汾阳鼎,风云祖逖鞭。闲威分海徼,节制控闽川。馈饷功曾立,廉能迹屡傅。儒冠真耀武,师府重芳年。参尽旌麾石,驰驱将相前。豪挥惊草檄,燕集见华篇。吏牌分占授,军机妙转旋。百蛮元震讋,诸校益贞坚。训练群材进,钧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