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蓬莱巅,挽首见月窟。
谁言沧海深,涉之不濡袜。
頺波惊鱼龙。
起舞相荡潏。
众真为一笑,黄雾生终阙。
独乘风中天,蹙踏波上月。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爲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远游十首》是宋代韩元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行至蓬莱山巅,抬头见到月亮的洞穴。有人说沧海深不可测,我却能涉水而不湿鞋袜。顺着波浪惊起鱼和龙,起舞时互相映照。众人都为此欢笑,黄色的雾气逐渐充满整个天空。我独自乘坐风在高空飞翔,脚踩在波浪上面,望着月亮。
诗意:
《远游十首》以写游历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壮丽景色的赞美。诗中的蓬莱山象征着遥远的目的地,月亮的窟穴象征着神秘而美丽的景象。诗人以自己的身临其境的描写,表达了他超越尘世的心境和对自然的亲近。
赏析:
《远游十首》以韩元吉独特的意象描写和豪放的笔调展现出了浩渺的远方和壮丽的景色。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共鸣。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蓬莱山巅和月亮的洞穴,创造了一个神秘而迷人的场景。蓬莱山象征着远方,月亮的窟穴象征着未知的奇观,使读者感受到了远方的诱惑和神秘的吸引力。
其次,诗中的沧海、水浪、鱼龙等意象,表达了诗人超越尘世的心境和对自然的亲近。诗人用涉水不湿鞋袜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对挑战和困难的勇敢面对,展现了他超越常人的胆识和毅力。
最后,诗中的黄雾、风中天、波上月等景象,给人一种豪迈和悠远的感觉。诗人独自乘坐风,在高空中翱翔,脚踩波浪,望着月亮,表达了对自由和自在的追求,以及对高远境界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描写和豪放的笔调,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读者在欣赏《远游十首》时,可以感受到浩渺的远方景色和诗人的豪情壮志,也可以从中感悟到人与自然相融的美好境界。
猗猗元自直,落落不须扶。密节风吹展,清阴月共铺。丛长傲霜雪,根瘦耻泥涂。更种愁无地,应须煎碧芦。
诸佛降生,鼻直眼横。打与狗吃,据令而行。汉通正法眼,日午打三更。
不知何世界,有处似南朝。石路无人扫,松门被火烧。断幡犹挂刹,故板尚支桥。数卷残经在,多年字欲销。
针劄不入婆须密,正念何劳多气力。往劫亲献如来座,襄王国裹逢知识。
烂然铁画间钩银,越薄苏膏挥洒频。谁与钟王传妙诀,我知颜柳是前身。大书燕喜娱亲扁,俯念乌慈反哺仁。因甚衡茅光彻夜,烛围十丈许分邻。
颍上风烟天地回,颍亭孤赏亦悠哉。春风碧水双鸥静,落日青山万马来。胜概消沉几今昔?中年登览足悲哀。远游拟续骚人赋,所惜忽忽无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