黜陟无新报,山川怀昔人。
诗能言我志,贫不累吾身。
登眺尽遗胜,经行那厌频。
江头钓竿客,何物是玄真。
赵蕃(一一四三~一二二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爲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爲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謚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干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永乐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十七卷。
《远斋顷寄在湖日所作三诗舟中次韵》是宋代赵蕃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湖上舟中寄托感慨的心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黜陟无新报,
山川怀昔人。
诗能言我志,
贫不累吾身。
登眺尽遗胜,
经行那厌频。
江头钓竿客,
何物是玄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心情和思考。诗的第一句“黜陟无新报”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的失望和对于官职晋升的冷淡。尽管作者在官场中受到黜落,但他并没有因此感到沮丧,而是用“山川怀昔人”表达了对于往昔亲友和故土的思念之情。
第二句“诗能言我志,贫不累吾身”表明了作者对于诗的力量的信仰。他相信诗歌可以表达他的志向和抱负,而不会给他带来物质上的负担。这种对于诗的理解和追求,也可视为作者在逆境中坚持自我的表现。
接下来的两句“登眺尽遗胜,经行那厌频”表达了作者对于登高望远和行走游历的喜爱。作者通过观景、登高来领略世间美景,寻找过去的胜景。他不厌倦于行走,表现出对于自由和探索的渴望。
最后两句“江头钓竿客,何物是玄真”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玄妙真理的追求。诗中的“江头钓竿客”形象化地描绘了一个追求真理的人。作者在这里借用钓鱼的形象,表达了对于探求深邃真理的向往和思考。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于诗歌、自由、真理的追求。它通过对于官场、往昔、自我、自然和哲思等多个层面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豁达、坚定和追求的精神。
梵阁频临入紫霞,凭阑极目渺无涯。天连瀚海三千里,烟锁吴城十万家。南北舟航摇落日,高低丘陇接平沙。老僧不管兴亡事,安坐蒲团课《法华》。
凉露洗金井,一叶下梧桐。谪仙浪游,何事华发作诗翁。乌帽萧萧一幅,坐对清泉白石,矫首抚长松。独鹤归来晚,声在碧霄中。神仙宅,留玉节,驻金狨。黔南一道、十万貔虎控雕弓。笑折碧荷倒影,自唱采连新曲,词句满秋风。剑佩八千几,长入大明宫。
万法归一心,一心何所寄。灵光自巍巍,无物不具备。如来既先觉,要警众生寐。倒说纵横说,莫非明此事。上根可与语,惟有十二士。问略答更详,玄关大开示。下及三种观,真修岂容废。定轮各差殊,均入清净地。直须顿悟入,不落第二义。圆觉与圆通,总是閒名字。
贝多之叶来金仙,益以注释非忘言。楞伽著在西域编,名虽或讹经则传。唐世经生笔力便,兹文流布今几年。河南题字恐未然,留与末世观蹄筌。
自生民来,谁底其盛。惟王神明,度越前圣。粢币具成,礼容斯称。黍稷非声,惟神之听。
快风收雨,亭馆清残燠。池光静横秋影,岸柳如新沐。闻道宜城酒美,昨日新醅熟。轻镳相逐。冲泥策马,来折东篱半开菊。华堂花艳对列,一一惊郎目。歌韵巧共泉声,间杂琮琤玉。惆怅周郎已老,莫唱当时曲。幽欢难卜。明年谁健,更把茱萸再三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