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越城待旦》

策策虚楼竹隔明,悲来辗转向谁倾。
天寒胡雁出万里,月落越鸡啼四更。
为底朱颜成老色,看人青史上新名。
清溪白石村村有,五尺鸟犍托此生。

作者介绍

戴表元(一二四四~一三一○),字帅初,又字曾伯,号剡源先生,又称质野翁、充安老人,奉化(今属浙江)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入太学,七年第进士,授建康府教授。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迁临安府教授,不就。元兵陷浙,避乱他郡,兵定返鄞,以授徒、卖文自给。元成宗大德八年(一三○四),以荐爲信州教授,秩满改婺州,以疾辞。武宗至大三年卒,年六十七。有《剡源文集》三十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自序、《清容居士集》卷二八《戴先生墓志铭》。 戴表元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万历九年刊《戴先生文集》爲底本。校以明刻六卷本《剡源先生文集》(简称明刻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越城待旦》是宋代诗人戴表元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越城的景色和抒发诗人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在寒冷的夜晚思念远方亲人和朋友的心情。

诗中描述了虚楼竹隔的景象,清冷的月光透过竹林洒在楼前,犹如一层轻纱将明亮的景色遮挡。诗人内心的悲伤使得思绪不断转动,他忍不住思考自己的忧伤究竟该向谁倾诉。

诗中还描绘了天寒时胡雁南飞的场景,它们飞过万里的距离,象征着离别和思念。夜晚月亮落下,此时越城的鸡开始在四更时分啼叫,这是一个寒冷而寂静的时刻。

诗中出现了“朱颜成老色”的描述,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时光的不可逆转。诗人看着他人在青史上留下新的名字,而自己的容颜已经逐渐苍老。这种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和对功名的思考使诗词更具哲理性。

最后两句以清溪和白石来描绘乡村的宁静景象,五尺鸟犍寓意着诗人自己。诗人将自己之所托于此,寄托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和生活的意义。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以及对人生和离别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亲人和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间流逝和命运无常的感慨。同样,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表达了对家乡和生活的热爱和依恋。整首诗词在情感和意境上相得益彰,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思考空间。

  • 《感情》

    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因思赠时语,特用结终始。永愿如履綦,双行复双止。自吾谪江郡,漂荡三千里。为感长情人,提携同到此。今朝一惆怅,反覆看未已。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可嗟复可惜,锦表绣为里。况经梅雨来,色暗花草死。

  • 《落花》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 《施潭》

    归程风强阻,春色有如无。上水千帆健,中流一矴孤。雨冲寻屋燕,云背立樯乌。尽说明朝顺,江行旧有图。

  • 《送履霜上人还金陵西山》

    携锡西山步绿莎,禅心未了奈情何。湘宫水寺清秋夜,月落风悲松柏多。

  • 《寿程宰三首》

    作县如弄潮,莫汲半呷水。红旗上岸来,喝采沙河市。拈取第一筹,细柳天风裹。

  • 《寄张应和运副二首》

    当年曾忝从官班,再拜天颜咫尺间。今历千山嫌未隐,芒鞋明月又登山。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